那天晚上,年届四十的排档老板阿周正在街边奋力地炒着一客海味菜肴。忽然听得有人招呼他,很熟悉很亲切的口气,不是老客人来了,而是当年一起拼搏在证券营业部大户室的庄友谭先生。谭先生把车和司机打发回去,阿周也暂停了生意,两个昔日用资金并肩战斗的兄弟又坐到一道。与当年不同的是,这回坐在街头,而不是贵宾室;喝的是廉价啤酒,而不是上等咖啡。
问起阿周如今的处境,他一声叹息:"四十七万元,我就剩这点身价了,当年应该像你一样及时收手啊。"想当年曾经拥有过上亿资本的大庄主,因为一场股市灾难,现在只落得重操旧业的境遇。好在阿周还是有手艺的出身,还有旧业可拾。虽然在波涛汹涌的大户室里消失了,但却仍然可见其活跃在街头巷尾的身影,一样也在炒,如今正而八经地是炒菜,而非股票。总之凭手艺吃饭,未在生活的滚滚洪流中消失,也算是万幸。
这是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是上世纪末发生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数不胜数的股灾中的沧海一粟。周大户就是上一代股民的真实缩影。如今阿周境况如何,笔者有时间得去问问谭先生。笔者之所以提及此事,是因为眼前发生在广大资本市场投资者身上的财富故事,又再显当年的情形。历史惊人地相似,所以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啊。只可惜,这样历经千锤百炼被证明是千真万确的古训,有谁能记得住呢?!
前两日我的老板召集部下开会,谈到当前国内外金融形势,席间说了一句玩笑话,调侃在座的人士都算中产阶级,问有谁的财富在这轮投资游戏中被消灭啦。大家相视一笑,对老板发噱道:"如果有可否申请生活补助。"一言来,一语去,可见状态分外轻松。其实座中人等不乏在股市中吃了大亏的。钱是损失了,但是心态却很好,上班开会都很准时,工作公务也处理及时。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啊,毕竟是久经股市考验的人,巨亏面前也面不改色,神情自若。会后,我私下与有此等遭遇估计有至少上百万元人民币深度陷入的同事探讨其心情,他回我说,"我坚信股指会涨起来的,不管是三年还是五年。"听听,多坚定的信心啊。同事内心坦言:股市跌得起,我就等得起,不是说历史惊人地相似吗,总有等到你再回升的一天。末了抛下一句豪言壮语:"我现在不缺这点钱花。"
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啊,在国内资金市场上经历磨练的人士,其精神财富果真逐渐茁壮并且日益强悍起来。与上一代股民资金和人影一同在阵地上消失甚至被消灭所不同,对于如今新生代的投资者们来说,巨额资金可以水汽蒸发,但股票份额却青山依旧,留得青山在,必定能再牛。腰包鼓,心态好,以市场博弈为人生乐趣,却从不把股市当作主业,这是新一代投资者们的典型写照,也是他们不会在市场上消失、更不可被消灭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