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哪些财富正在被金融风暴侵袭
查看完整版本:哪些财富正在被金融风暴侵袭
2008/10/18 22:02:38
  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元债权国,中国的金融市场遭受了间接而全面的打击,显示财富蒸发的数据令人咋舌。
  美国雷曼兄弟的倒闭曾经留给全世界一个疑问:曾经对贝尔斯登的救助规模达290亿美元,然而规模不及贝尔斯登1/10的雷曼却被美联储抛弃了。当时,美联储手中可动用的美国国债高达4000多亿美元,就在几天前,美国国会通过的银行业救助法案规模是7000亿美元,而"区区"一个雷曼却成了祭坛上的牺牲品。为什么?
  惊人的内幕终于显现,美财政部和美联储的决定是有预谋的。就在雷曼倒闭前一天,雷曼英国分部向美国总部汇入了40亿美元巨款,而随着雷曼的倒闭,以商业票据融资立足的欧洲各大商业银行立刻陷入流动性紧缺、濒临破产的境地。欧洲各国的救市行动可以说是被美国"牵着鼻子拉下水"的。
  在危机中,债务国往往是幸福的。而今天,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元债权国,在全球主要央行同时开足印钞机马力之时,我们是该笑还是该哭呢?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欧洲?我国的金融市场又遭受了怎样的打击?中小投资者们会有损失吗?
  海外债券、股票血本无归据统计,目前公布持有雷曼债券的中资银行总共7家。在这7家银行的公告中,中国工商银行(包括境外机构)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数量最大,共1.518亿美元,约占该集团总资产的0.01%。交行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发行债券7002万美元,占其总资产0.02%,暂时在各家银行中占资产比例最大。中行则持有雷曼债券7562万美元,合计占中国银行总资产0.01%。招商银行持有雷曼兄弟债券7000万美元,其中高级债券6000万美元,次级债券1000万美元。上述4家已公布具体数据的中资银行,共计持有的雷曼债券超过3.3亿美元。此外,兴业和华夏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相对较少,兴业持3360万美元,而华夏银行表示持有少量雷曼债券。探究中国国有银行的投资失误,比比皆是。然而结果却已明明白白地摆在全体中国人的面前:高达3.3万亿美元的巨额财富就此打了水漂,任何辩解都无法抹杀国民财富被外资掠夺的事实。
  同样遭受"洗劫"的还有近日爆出的中国平安在富通集团巨额投资浮亏。据中国平安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末公司持富通4.99%的股权(1.21亿股),而初始投资金额约238亿元。若按目前富通最低1.15欧元每股计算,则浮亏进一步扩大至225亿元人民币,亏损幅度将可能达到94.6%。虽然10月6日中国平安宣布减计157亿元,但由于对未来的不看好,平安股价再次雪上加霜,已徘徊于28元附近,与一个月前股价相比已跌去近30%。
  QDII再现腰斩惨状随着海外市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暴跌,"出海打鱼"的QDII基金在海啸中也几乎无一幸免。受海外主要股市大幅调整的拖累,QDII类基金上周平均下跌14.94%,超过国内开放式基金的整体跌幅。
  根据10月10日最新公布的净值显示,上投亚太净值跌至0.396元,单日跌幅高达5.26%;嘉实海外0.416元,单日下跌5.24%;工银全球0.562元,下跌4.09%;华宝海外0.68元,下跌3.95%;银华全球0.712元,下跌4.56%;海富通海外0.889元,下跌3.05%。一时间,QDII站在了直接遭受海外金融动荡威胁的最前排。
  同样未能幸免的,还有银行系QDII。据普益财富数据库统计显示,截至目前正在运行的有252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其中有4家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76款银行系QDII涉及与美林相关的代客境外理财产品。配置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包括两个大类,一类是投资于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另一类是投资于贝莱德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由于美林持有贝莱德美林投资管理公司近一半的股权,因此此类产品也受到巨大冲击。投资于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主要以挂钩美林世界能源金属类基金、美林环球动力股票基金以及美林新兴市场基金为主。其中共有3家外资银行涉及45款该类产品,包括德意志银行2款,花旗银行15款,渣打银行28款。投资于贝莱德美林相关资产的QDII产品,主要以挂钩贝莱德美林环球资产配置基金、贝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为主。其中的31款该类产品,均为汇丰银行旗下所有。这些"涉案"产品也受到了金融风暴无情的打压。
  即便没有参与美林、雷曼"债券门",中资银行运行中的46款QDII产品也因大环境低迷而表现差强人意:正收益的仅有4款,其余42款均为负收益,亏损超过40%的有11款,占比近二成五,其中包括3款累计亏损超过50%的QDII产品。而外资银行206款QDII产品,正收益的有2款,其余204款负收益,亏损超过40%的有43款,相比于上周下降了13款,其中6款QDII产品累计亏损超过50%。
  运行期在6个月至1年之间的187款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37.51%。其中表现最差的是中信银行的"'港股早班车'代客境外理财4号人民币"产品,其年化收益率为-63.99%,再现了腰斩的惨状。
  在10月10日最新公布QDII净值的一系列产品来看,许多银行QDII产品还在继续大幅度地亏损。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中信银行的所有QDII产品收益近两周内继续下滑。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共计11只QDII产品收益则开始出现1%~5%不同幅度的回升。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近200只QDII产品将近一半收益出现回暖。其中贝莱德全球基金-世界黄金基金USD在一周内的收益直升将近15%,但是其总体亏损幅度仍然达到了29.43%。
  随着投资收益的大幅缩水,投资者愈加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诸多顽疾,收益的不尽如人意也导致近期QDII产品的发行量骤然萎缩,QDII新品发行陷入了枯竭的状态。
  A股乌云压顶在全球股市暴跌的大环境下,A股市场能否守住中小投资者利益不受海外风潮的掠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国庆长假之后,由于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中国政府救市的力度明显加大,先是公布启动融资融券,后是央行推出"双降一免",出手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即便如此,仍旧难保A股市场独善其身。
  由于市场担心美国金融危机会进一步影响国内经济,市场并未对政府的救市措施做出正面的回应。上周HS300指数累计下跌15%,香港国企指数累计下跌21%,红筹指数累计下跌17%。
  HS300指数市盈率下降至13.5倍,与香港中国概念股相比仍然偏高。沪深300指数市盈率降至13.5倍,市净率为2倍;香港国企股降至9倍,市净率为1.5倍;香港中资企业股降至9倍,市净率为1.5倍。全部B股的静态市盈率下降至8.6倍,市净率为1倍。最近一周A、H股平均溢价扩大10个点至42%。同在A、H股市场上市的股票中,溢价超过100%的股票数量持续增加,价格出现"倒挂"的公司继续减少,仅为中国平安(-21%)、海螺水泥(-14%)、中国人寿(0%)。
  在监管层推出十几项救市措施之后,市场却毫不领情地被打回原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不久前,****总理面对美国经济金融界知名人士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在全球动荡的大环境下,逃离股市的情绪弥漫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债市的火爆和股市的冷清,从某种程度上揭示受到国际资本直接冲击最小的A股市场缺乏的或许不仅仅是资金,更多的是信心的缺失。
  在外部环境动荡与内部信心缺失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中小投资者应当如何接招、死守财富,这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