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买美国国债不如买企业
查看完整版本:买美国国债不如买企业
2008/10/15 23:41:53
  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从次贷的源头美国横扫至大西洋彼岸的欧洲,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一家又一家名头响亮的金融巨头接连倒下。面对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不可能隔岸观火,独善其身。那么中国到底该如何面对?中国该不该出手救美?就这些各方关注的问题,来自各界的专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 提振国内经济 关键靠内需
  虽然"拉动内需"、"经济转型"的口号已经喊了好几年,但总有些人对红火的外贸出口留恋不舍。如今,依赖外需和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在当前环境下难以持续,这迫使中国不得不将重点放回国内。《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强调,进一步做强内需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可持续的核心,其根本动力在于提高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现在的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内需的潜力。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本次例会已经明确,要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具体而言,专家们普遍认为减税是拉动内需之良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教授许小年呼吁政府应降低税赋,让老百姓有能力消费。他说:"我国居民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近年来逐年下降,去年降到了只有35%,而其他国家都在70%以上,我国居民消费潜力非常大。为了刺激消费,可以继续减税,要还税于民,老百姓有了钱才能消费,才能拉动经济。"此外,他还认为,在产业调整上要从过分地发展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在经济增长放慢时,只有服务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 避免中国为美国救市埋单
  华尔街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对于是否"救美"、如何"救美"却争论不休。银监会和央行都否认了有关向美国注入流动性、购买国债的报道。但对于中国是否将帮助美国救市一事,各方均未给予明确答案。央行新闻发言人李超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央行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国央行、国际金融组织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市场稳定。
  笔者注意到,不少专家最近都明确提出反对中国在此时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救市埋单。沈明高认为,随着美元贬值、美国通胀风险上升,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实际收益很可能为负。更严重的是,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用国债置换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美国投资者利用资产置换增加的流动性投资于中国。这等于用中国高成长性的资产与美国固定收益的资产互换。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王自力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国债是金融资产,仅代表对另一种金融资产--美元的索偿权。由于美国掌握着美元发行权,美元这种货币符号事实上可以无限制地制造出来。也就是说我们买了美国国债,但美国可以通过稀释美元来减轻其实际偿债的代价,其最终结果是,中国为此次危机埋了单。
  3 买美国国债不如买美国企业
  那么是不是说中国对美国就可以隔岸观火,不闻不问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应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配合美国的救市行动,帮助美国渡过这次危机,实际上也是减少我国在美国直接投资的部分损失。正所谓帮别人也就是帮自己。"王自力说。
  具体到如何帮美国,王自力认为,无论如何,中国不宜再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应开放中国购买美国的实物资产和权益类资产的限制,如美孚、微软、IBM等质地优良的大公司和部分金融企业的股权。而沈明高的建议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的主要投资者和债权国需要采取联合行动,在确保投资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分享被救援企业的成长性。比如要求一个合理的收益期权,如果美国政府通过购买"坏资产"获得的股权增值,美国国债的投资人可以分享相应的收益,或者将购买美国救援债券与救助特定公司挂钩。
  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也认为,应通过中国的金融机构(如投资基金)和企业,参与美国优秀企业的股权与资产重组过程,把债权换为一部分股权。在此过程中,不谋求控股,要成为关键的少数股东,成为在董事会中有积极影响的战略投资者。(程婕)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