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通胀下的理财之道
查看完整版本:通胀下的理财之道
2008/4/19 14:41:40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 图为:22日,本报与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联合举办理财讲座。

编者按 通胀经济环境下,机构和个人如何理财?22日,《湖北日报》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与泰康人寿湖北分公司一道,邀请泰康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公司总经理徐徐来汉,给近200名银行存款超过300万元的客户举办《通胀下的理财之道》讲座。这位操控泰康1600亿资金而12年未失手的操盘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展现了他的理财智慧。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他的“财智”。

A股牛市结束了吗?

2007年,上证综指从3000多点上升到6124点,11月25日后又下探至4100点,套牢众多散户。市场上普遍的评价是仍是“牛市”、“慢牛”。这样的股市还是牛市吗?
国际上公认的牛市标准是60%的股票赚钱,但2007年国内1520只股票,有900只股票不赚钱,所以,说2007年是牛市站不住脚;而熊市的股指应该是下跌的,2007年从3000点到6124点再回到5000多点,整体股指仍是上扬的,表面看不应算熊市。
但2007年中国的股市毫无疑问是熊市。中国股指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招行、工行、中行、中石化等十只大盘股,权重占整个上市股票的54.2%。若剔去这十只权重股,就会发现股指是下跌的。
正因如此,今年初A股股指暴跌,大家也不要太过紧张,若剔去这十只权重股对股指的“贡献”,股指跌幅也没有那么严重。
中国经济未来是光明的,股市未来基本面仍是好的,广大投资者应对此有足够的信心,只是过程比较曲折。

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去年11月份,当上证综指攀上6000点以后,股民还在“坐看八千笑谈一万”,仅过短短的半年就已是冰火两重天了。
投资的真谛是宁可错过,不可做错,该炒股时炒股,该炒楼时炒楼,千万不要踩空。所谓踩空,就是对市场观察不好,彻底做错了,譬如说去年下半年以来进入股市的人,基本上是做错了。
投资股票、基金,功夫不在股票和基金上,而在市场之外。凡是股票、基金做得好的人,一定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
投资者首先要分析宏观经济环境,是否适合再在股市上做下去。全国两会前几天刚刚结束,传递出许多重要的信息,投资股票、基金就不能不关心这些问题。
如中央最近发出指示,从现在起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又上调了存款准备金,提高了0.5个百分点,就是收取社会上的流动资金,这对股市、房地产等都是负面消息。
分析宏观经济环境,不能不考虑一些突发事件,如最近的****大选、香港流感暴发致一些学校停课、“藏独”分子滋事等,这些突发事件的发展,也会影响到股票的走势。

散户+复杂投资=失败

不少散户投资者,喜欢将本就不多的资金分别投放在多只股票、基金上或多个投资领域,一年内专注投资某一只股票或基金的人极少。
看看机构是怎样投资的。我们的投资机构有138人,每10人一组,一年动用几十亿元资金只做一只股票、或只做一只基金。不论什么季节,只要是上市公司出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就派人戴着破草帽,蹲在企业门口数进出厂门的集装箱箱数。
通过调查发现,中国有60%左右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表现出部分的不真实,存在夸大的地方。因此,一开始散户就在资金、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输给投资机构。在欧美成熟的资本市场,散户早就摒弃自选股票或基金的投资方式,而是选择机构投资者,用基金的基金来规避投资风险。

政府要规范投资市场

时下,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2007年共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1760只,其中不少投资价值极低的“垃圾”,根本不应拿出来卖,花旗银行挂钩5个股票组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为-3.1%;花旗、汇丰、渣打、恒生、光大、深发展等6家银行因“信息披露不充分”而上了银监会的黑名单。
要求普通投资者成为投资理财方面的专家,都能识别理财中的陷阱不太现实。国外投资者多委托金融机构进行投资,但国内一些以赢利为目的投资机构的诚信问题,却让普通投资者望而却步。
在“全民理财”的今天,老百姓投资意识空前高涨,更需要政府建立起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在规范投资市场时首先保护普通投资者而非机构投资者的利益。
投资有风险,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句话,但人性的贪婪往往让人在关键时候利令智昏。徐徐说,中国老百姓最缺的不是钱,而是风险意识,对金融市场的本来面目不了解,投资过于盲目,有关部门在投资风险教育方面多停留在口头上,实际做得还很不够。
银行是上市企业,就会存在破产的风险,要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期待建立银行存款保险金制度。(记者 邹汉青 实习生 李宇 通讯员 詹捷)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