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证监会发布破产重整新规 十一公司进入破产程序
中新社北京10月13日电:中国证监会13日晚发布《关于破产重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定价的补充规定》,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补充规定取消了原重大重组涉发股份定价以20日均价作基础的规定,并要求定价须经股东大会表决。截至今年九月底,内地累计11家上市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关联股东应当回避表决。
【点评】上市公司破产重组,原定新发股份定价以20日均价作基础的规定,但由于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多数已连续亏损或资不抵债,其债权债务关系和股权结构等基本面已在重整过程中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重组发行股份的定价难以确定,如果硬性规定有可能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让中小股东行使话语权,可以保护中小股东自身权益,使投资者决定自身的命运,从而体现市场“三公”原则,由于破产重整涉及的上市公司不足A股市场的1%,这一新规对市场走势影响或很小,但却是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又一举措。(该消息为市场长期利好)
2、央企投资或将收紧
上海证券报:国资委在昨日下发的《关于做好2009年度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及报表编制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央企的、投资的预算规模明确要求“审慎”安排,此举预示着未来央企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将有所收紧。
【点评】国务院国资委9月10日发布了《中央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央企股票投资进行了限制,9月18日,李荣融“支持央企增持或上市公司股份”,如今国资委又“对央企的股票、期货投资的预算规模明确要求‘审慎’安排”,收紧央企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国资委的态度让市场摸不清头脑,到底央企在证券市场中扮演什么角色,难道“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仅仅是表个态而已?(该消息为市场利空)
3、9月份贸易顺差达29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新浪讯:据海关总署公布显示,9月累计贸易顺差达29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而今年1-9月,累计贸易顺差1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净减少49.2亿美元。
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9个月我国外贸情况显示,1至9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逼近2万亿美元,达1967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1亿美元,增长29%。
【点评】1-7月份我国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9.6%,1-8月累计贸易顺差同比下降6.2%,今年1-9月份比去年同期下降2.6%,从前面数据比较看,在经历前期出口低迷后,我国出口贸易顺差开始逐步反弹,这得益于人民币保持平稳和“一保一控”的经济改善,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主要项目之一,贸易顺差的反弹将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发展,但比去年同期还是下降了2.6%,而进口下滑“拉”9月贸易顺差再创新高,其中也不排除有境外热钱进入国内避险。(该消息暂为宏观中性偏好)
4、中国三季度消费者信心为93.8 比上季度回落
中新网10月13日电:据国家局网站消息,三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3.8,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反映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满意程度的满意指数为90.3。反映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看法的预数为96.2。
【点评】消费者信心指数(ICS)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消费者信心指数由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消费者预期指数构成,以“0”代表“最悲观”,“200”代表“最乐观”,100为中立值。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4.1,比一季度下滑0.7,三季度则继续回落,特别是9月份三聚氰胺事件和美次贷因发的金融危机,使9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最低为91,中国消费者对国内宏观经济未来走势的高度担忧,消费信心回落将影响国内消费增长,对拉动经济增长不利。(该消息为宏观利空)
5、上海国资增持连续出击
中国证券网:最先响应国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增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上海开始出击,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上周四和周五先后出手增持新世界和中国铅笔。新世界日前说,黄浦区国资委此前一日增持公司106.2432万股。一天之后,中国铅笔也被黄浦区国资委增持82.63万股。聚源数据的统计显示,黄浦区国资委旗下就只有新世界和中国铅笔两家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黄浦区国资委对新世界和中国铅笔的增持并非单兵突进的个体行为。在国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9月18日晚间宣布鼓励中央企业增持、回购所属上市公司后,上海市国资委迅速作出表态,不但要求国资股东在今后一定时间内不减持解禁股,而且同时鼓励控股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权,支持本地国有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点评】今年以来,上海市国资委对本地上市公司频频出手,先是对所属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与整体上市,并限制所属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当9.19三大利好出台后,上海市国资委又率先表态不减持解禁股,并响应国资委号召进行增持,所有这些反应到上海本地上市公司股价走势上,明显强于其它地区的上市公司,如果各地国资委能像上海国资委一样,何愁中国证券市场不稳定。(该消息为市场与利好)
6、今日发行600亿元
上海证券报:今天将在公开市场发行600亿元一年央行,发行量比上周减少200亿元。至此,一年期央票发行量已经连续三周出现下降。央票发行量减少,与到期释放资金量减少不无关联。本周公开市场释放的资金量共计为780亿元,比上周猛降840亿元。
【点评】此消息虽短暂,但透露出的信息却很重要,那就是央行回笼资金的力度在逐期减弱,而向市场释放的资金在增加,这说明央行货币紧缩的政策已有松动的迹象。(该消息为宏观与市场利好)
7、上海石油交易所首次实施限空令抑制甲醇价波动
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从上海石油交易所获悉,为消除市场恐慌情绪,抑制非理性交易行为,从10月14日起,上海石油交易所首次实施“限空令”,对甲醇中远期交易品种采取临时性限制卖出措施,以抑制甲醇价格的异常波动。
【点评】该消息可能就是引发昨日A股市场利好传闻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传闻中,有一条便是“特殊情况下可修改跌幅限制”,跌则思变,涨跌都让市场发挥联想,市场就是在传闻中出现大幅波动,上海石油交易所之所以实施限空令,原因就是“十一”国庆节以后,中国国内各大交易所商品价格连续跌停,积累了巨大风险,投资者损失惨重,A股市场跌幅并不大,交易所怎会轻易修改交易规则?(该消息为市场中性)
8、投资美 中投54亿美元或遭冻结
每日经济新闻:继投资摩根士丹利和黑石遭遇“折戟沉沙”后,中投公司又一笔巨额海外投资面临风险。据彭博社昨日报道,因美国货币基金遭遇亏损并宣布暂停赎回,作为该货币基金最大股东的中投公司,将面临最多54亿美元资金遭冻结的局面。
除了投资货币基金,中投还有众多海外投资行为:2007年5月斥资30亿美元收购美国黑石集团1.01亿股股权;2007年12月,又花50亿美元购买摩根士丹利公司9.9%股权。但自从中投投资以来,这两家公司的市值均已跳水超过70%,这令中投损失惨重。此外,中投还曾于2007年11月斥资1亿美元认购中国中铁H股,但由于中国中铁H股价格大跌,这笔买卖也没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