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债券型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
查看完整版本:债券型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
2008/10/14 8:27:23
  "稳健"也许是当前最动听的词汇。随着中国央行1个月内连续两度降息,不仅推高了债券市场人气,也让银行找到了新的"卖点"--债券型产品。但昨日,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袁增霆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投资债券型理财产品并非 "稳赚不赔",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去年都曾出现过。
  据Wind资讯统计,10月以来成立或正在发行的、投资于债券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71只,在全部170款产品中占比超过40%,大有取代信贷、票据类产品之势。而在目前的动荡形势下,同类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招行一款产品2天即完成销售,火爆程度类似于去年的股票型基金。
  目前投资者在银行理财顾问的"影响"下,人们可能对此类产品有误解,认为"可以保证获得预期收益"。但本报统计发现,目前在售的同类产品中,有 "浮动收益"和"保证收益"两种类别,部分产品可能并不保本。
  袁增霆表示,"浮动收益"型产品,运作类似于债券型基金,主要是在二级市场上买卖长期限债券。由于长期国债利率较低,类似产品更看中"博取"二级市场的价差,同类产品一般不会持有债券到期。
  二级市场即意味债券现价存在波动。如果银行恰逢在债券高点买入,而在产品到期清仓时又正处于低位,投资就可能出现风险。目前,银行同类产品期限一般在3~6个月,最短的甚至只有15天,如果市场形势果真出现逆转,基本没有翻转的机会。
  同时,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此轮债市走牛的势头已经大幅透支了未来央行进一步降息的政策预期。如果今年剩余时间内CPI再度反弹,将对市场形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上还有一些公司推出的收益很高但无担保信用债,其中违约风险也值得关注。
  "去年就有债券型产品最终获得负收益,"袁增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
  相对而言,"保证收益"型产品可能投资标的与"浮动收益"型产品类似,但银行在设计中提供了担保,因此该产品安全性基本与存款一样。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监管层严禁基金提供"保证收益",但对于银行的类似操作则没有明确说法。同类产品在运作中,银行一般采用与信托公司合作的模式,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可流通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及央行票据。但有的银行则采取FOF模式,如中信银行新发的"中信理财之债市通1号",实际上是投资于信诚旗下的一款债券型基金。
  据本报统计,目前两种类型的债券型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有一定差异。专家建议,投资者在购买前一定要弄清产品类型,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陈珂)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