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受金融动荡的影响经历了黑色一星期,A股市场也难独善其身。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稳定市场,如推出融资融券政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等,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国内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下滑预期严重地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A股市场在国庆长假之后即展开深幅调整,再次回探1802点政策底的支撑。证监会行业指数全盘尽没,平均下跌12.97%。受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动荡影响,采掘行业、金属非金属、金融服务行业、造纸印刷、纺织服装等行业指数跌幅超过-15%,建筑行业和部分抗周期的行业,如医药生物、文化传播、农林牧渔、公用事业等跌幅小于-10%。
偏股基金:指数型值得关注
偏股型基金受整体股票资产配置较低,上周整体跑赢上证指数以及其它核心资产类指数。股票型基金加权平均下跌10.77%。资产配置中股票配置比重在上周市场整体调整的背景下,成为影响偏股型基金业绩的最主要因素。指数型基金加权平均下跌14.50%,各类型指数型基金跌幅接近,没有明显的风格特征,体现了市场的系统性调整。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下跌9.37%,低股票配置比重是其相对抗跌的主要因素。受海外主要股市大幅调整拖累,QDII基金加权平均下跌15.55%,超过国内开放式基金的整体跌幅。展望后市,投资者的信心能否恢复是短期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周末7国财长共同商讨救市措施,体现了国际社会联手应对金融动荡的决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最终会减缓经济的波动,但短期是否能见效还有待观察。短期市场还运行在弱势格局中,本周初如果继续调整,在前期政策底附近不排除出现技术性反弹,但反弹力度还要关注是否有提振市场信心的利好消息出台。如果市场反弹可关注核心资产类型的指数型基金,如上证50ETF等。
债券基金:纯债表现居前
上周受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上证所宣布对债券交易免收交易费等多项政策利好影响,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在经过9月底暂短的窄幅调整后,继续大幅上扬,纷纷创出年内最大周涨幅。债券型基金加权平均上涨2.33%,企业债配置比重较高的纯债型基金涨幅居前,配置股票资产比重较高的偏债型基金仍是负收益。保本型基金加权平均上涨1.42%。展望后市,经过大幅上涨后上市交易型债券的获利空间收窄,债市有可能进入高位震荡。纯债型基金可以继续持有,偏债型基金在股票市场震荡时仍会受到影响。
货币基金:受益债市上涨
上周51只货币市场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为3.5768%,比前周再涨23BP。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390亿元,货币市场利率也跟随了降息的步调开始下调。债市的上涨对货币市场型基金的收益做出贡献。作为短期较好的保本和避险工具,仍可继续关注我们四季度策略报告中推荐的货币市场基金,如:嘉实货币、华夏现金增利、博时现金收益、中银货币、建信货币、富国天时货币A。(证券日报 长城证券 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