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股票圈〗 → 救市需要公开亮旗
查看完整版本:救市需要公开亮旗
2008/10/13 9:30:09
    在弱市中,任何技术支撑位当然都是靠不住的。即使是救市的强心针,至多在回光返照三两天就又被打回原形。

  市场发展到如今这种情况,为许多人所始料不及。

  雪灾、地震、泥石流、、股市和中小企业的危如累卵,多少有点让人找不到北。可是,需要反思的不是无法避免的困难,而是一贯怕涨不怕跌的近似幸灾乐祸的政策取向。

  且不说一提救市就有人用市场来反对,甚至说“不能动用纳税人的钱”,就是从近期密集出台的局部政策来看,也许不无编织一张市场化的救市大网的意图,但不知是限于何种考虑,救市之说却至今尚未公开。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态,同“山姆大叔”的出口爽快大相径庭。

  其实,在市值跌去20余万亿、市盈率跌到历史平均水平的一半的情况下,一根稻草也压得死一匹瘦骆驼。而对于心如死灰的投资者和死水微澜的市场来说,一个利好的小石子扔到水里却未必激得起多大的水花,这是不难理解的,更何况连救市的旗帜也不敢公开亮相的所谓利好政策呢?

  由于市场机制已经失衡,任何政策利好利空的两面性都有可能产生放大化的变形。鼓励增持不会增产巴菲特,却有可能扩大内幕交易的空间。鼓励分红和强制分红没有成为分红救市,却有可能被理解为鼓励再的鱼饵。“二次发售”和可交换债没有给大小非加第二把锁,但无形之中却有可能成为催赶有套现动机的大小非趁早逃跑的赶羊鞭。融资融券同样也是有人喜欢有人愁,趋利,抽资,大小非借道逃遁,各有所图,只有中小投资者不参与也有风险,参与的风险更大。其中加减法的玄机就在于政策的利益取向。

  无可否认,当前市场对利空的放大化反应有不无非理性的成分,但它同时也不失为一面政策反思的镜子。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懂得反思,并善于举一反三。哪怕是事后诸葛亮也比一条路走到黑好。

  检验真理的是实践而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或者什么市场化标签。即使执着于所谓“不能救市只能治市”的人们有多少孤芳自赏的理由,但他们如果连“兵败如山倒”的道理也不懂,那就只配去摘取象牙塔顶的桂冠。管理这个形式上是虚拟市场实质上一举一动都需要用真金白银来埋单的市场,难免动辄得咎。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每况愈下的形势不利于治市,更谈不上“以治代救”。而所谓“以治代救”不过是一向怕涨不怕跌的政策市的继续。

  做空如果没有形成一种趋势,是不足畏的;但一旦成为趋势,那就非常的可怕了。做空趋势的形成,是姑息养奸、积重难返的结果。美国政府的救市,不可谓不及时不果断,但是,由于积弊太多,加上限空不力,投放了再多的救市资金也没能阻止住做空趋势的形成。结果,空魔吞噬了贝尔斯登,也吞噬了雷曼兄弟,美林也没能避免被人收购,如果不是政府施以援手,摩根士丹利和高盛也难逃厄运。

  不可思议的是,与全球股市纷纷出台限制做空的措施背道而驰,我国股市反而推出了具有做空机制性质的融资融券。这意味着任何有利于股市单边上扬的利好都将成为做空势力自娱自乐的赚钱渠道,不再为一般被套的投资者提供解套出逃的机会。用市场化的名义反对和延误救市在先,其后又用夹带着利益输送和利益私货的所谓市场化治市取代或冒充救市,这正是迄今为止的所谓救市之所以不足以提振市场做多的信心,反而套住了过于轻信所谓救市利好的投资者的重要原因所在。

  笔者认为,“以维护投资者权益为重中之重”,救市不仅需要公开亮旗,切实推出一点真正利多广大投资者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政策措施,而且必须加大对“裸卖空”的打击力度。这是对“只能治市不能救市”的拨乱反正,也是真救市还是假救市的分水岭。救市的公开亮旗是为市场注入挽狂澜于既倒的做多动能和信心,以抵制任何足以令市场雪上加霜的做空机制的当务之急。

  ===精彩导读===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