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第一个交易周,股市笼罩在一片阴沉之中,沪深股市毫不客气地连跌5天。沪市综合在9月底还有2300点,到10月10日已经是围绕2000点在运行了。“9·19”跳空缺口在当天也被补掉了不少。
应该说,人们都想到了上周股市要跌。因为在国庆长假期间,海外股市大幅度下跌,对境内股市的影响很负面。但是,下跌幅度这么大,又确实没有想到。分析一下上周股市的下跌走势,人们从中可以发现很多东西。
首先,境内市场虽然还没有全部对外开放,但还是受到海外股市的很大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往往是体现在人们的心理层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由此引起的人们情绪化的反应,也会演变为巨大的杀伤力。在这个时候,人们是真正体会到了“全球化”的威力了。而且,由于、日本市场仍然在下跌,地区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发展为世界性的金融海啸。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股市是不可能完全置之度外的,当然更不可能独善其身。因此,上周股市的下跌,某种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同时,在海外股市没有显露出明显企稳的迹象前,也不能指望境内股市会有大的起色。
另外,上周管理层为维护市场稳定,推出了不少利好的。包括下降“两率”以及证监会松绑上市公司等,力度还是很大的。但是应该看到,这些政策措施在抵御海外市场下跌所引发的做空动力时,明显是力不从心的。而且很多投资者也发现,虽然现在利多政策出了不少,但是真正能够落实的并不多。像有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买了7万股股票也算是进行了增持。这样一来,给投资者留下的印象就是,有的利好政策很可能在贯彻时会流于形式。股市环境如此恶劣,如果利多政策又不能及时有效贯彻,大盘不跌就反倒不正常了。看来,投资者不但要分析出了多少利多政策,还要看利多政策落实得怎么样。
还有,10月份是上市公司季报的法定披露月份。尽管现在公布季报的还不多,但是从相关的信息来看,业绩下降是比较明显的。也表明,8月份国家的税收收入增幅大幅度回落,而钢铁、煤炭价格也在不断走低。这样的经济形势必然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这不但会使人们以较为悲观的态度对待股票,同时也会明显减弱对股市的兴趣。结果,10月份最为活跃的是市场。大量的资金流向了债市,股市的成交稀少,也就没有了上涨的机会。所以,对企业业绩的担忧,也就成为10月份第一个交易周股市下跌的重要因素。
如果以上3个方面的因素在本交易周都能够发生变化,那么,股市的表现就会好起来。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些因素都还将继续存在。而发生在10月第一周的股市暴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于是,人们也就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在接下去的一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股市恐怕还会下跌。那时,股指就不是围绕2000点转了,很可能会考验1800点。但愿这不会成为现实,但是对此大家要有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