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物价水平一度上涨。为抵御通货膨胀"侵袭",许多人使出省钱"大法",平时过日子大手大脚的,变得有点缩手缩脚;平时习惯精打细算的,更计较一分一钿。不可否认,在物价上涨情况下,要维持生活水准,把钱省着点花确实比较管用。但省钱也有学问,若盲目使用这一招,难免得不偿失。
譬如"因小失大"。笔者一位同窗最近为某银行推出的信用卡积分换礼心动不已。根据活动规则,持卡人只要当月刷卡消费比上月高2000元,就能获赠一套时尚的床上用品。同窗说,从宣传单上的照片看,这套用品真漂亮,只不过多刷卡2000元嘛,就能免费搬回家,够爽。笔者听了好笑:"别忘记你说去年年底结婚时,家里已给你们准备两套床上用品,现在再弄一套,我看没必要。再说,你这个如意算盘看着合算,多刷卡便能获赠,貌似省下如果要自己购买的钱,但按照活动规则,你得额外多刷卡消费2000元,总支出不就增加了嘛。所以,劝你还得多盘算盘算。"
又如"无端浪费"。有些人对于"小钱"往往异常计较,但对数额较大的花费,却常缺乏经济头脑。这两天,邻居张阿姨又在唠叨女儿没"长进"。为什么?因为那位大姑娘平时买东西很"疙瘩",一般的产品物什,不论眉卡还是零钱包,出手前必定货比三家,考虑半天。连买盗版
DVD,也要计较D5还是D9(两种介质价格相差2元)。但如此精打细算,大姑娘却浪费了两笔大开支。因为她曾办过一张健身卡和一张美容卡,都需储值1000元,且有使用时间限制。原本,储值卡的优点就是使用方便并能获得优惠的折扣,但张阿姨的女儿偏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去过几次就没了兴趣,最后均未在期限内用完。显然,如此省钱计划,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倒成了一种无端浪费。
所以,省钱有学问,其概念并非不舍得吃、穿走极端,也不是盲目执行无计划。只有让每一元钱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效果,平衡现在与未来的财富,才能保障更好的理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