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周全球各国的救市不断,中国也有降息和降准备金率,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和《关于上市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股份的补充规定等利好组合拳,但A股依然随着全球股市的暴跌而一泻千里,上证全周跌去12.8%,勉强收于2000点,深成指更跌去15.5%,收于6385点,两市成交量比节前一周萎缩不少。近期全球各国不断出招救市,但危机的中心美国股市周四连续第七个交易日暴跌,创21年来最大的七日跌幅,目前全球投资者都在担心的金融危机能否止住,是否危及实体经济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欧美的金融余震会不会向世界其他地方蔓延。而A股当然同样会受到这些消息的冲击,另外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及我国的经济现状,目前货币政策已连续有所作为,但还远远不够,市场正在等待三中全会有何进一步的刺激经济发展政策出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应还有继续作为的空间。目前A股市场能否稳定下来,一方面要看欧美金融危机的发展情况,美股能否止跌,一方面还要看本国维稳措施是否得当,下周估计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会继续出政策以稳定资本市场,股市仍会大幅震荡,可静观其变。
全球金融风暴导致股市风雨飘摇,管理层接连推出多项重大救市举措,最关键的是以汇金公司为首的“中央军”直接入市增持或回购股份,给市场以信心。温总理会见美国经济巨子时表示,勇气和信心比更重要。近期先后有汇金公司、中国石油 (601857)、长航油运 (600087)、武钢股份 (600005)、中国远洋 (601919)、华侨城、新兴铸管 (000778)、保利地产 (600048)、中钢集团等一批央企在二级市场增持股份,央企有国库支持,“弹药”最充足,在危急关头,更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央企“自由增持”决不会光说不练,而且央企之间也存在攀比,人人都想当先进,尚未“出手”的大型央企也不想带“光说不练”的帽子,其举动值得关注。华润集团是央企中的老大哥,今年70周岁,总资产达2000多亿元,员工总数达30万人,主营业务包括零售连锁、电力、啤酒、地产、食品、医药、纺织、化工、水泥、微电子、燃气等,华润系个股在当前央企“自由增持”热潮中尚未打响第一枪,也许华润集团在考虑选哪只个股为突破口,华润锦华 (000810)在华润系个股中是最袖珍的,总股本才1.29亿股,其中华润纺织集团持有6612万股,这样的袖珍低价股稍一增持就能收到显著效果,这叫四两拨千斤,是“华润系”的一支奇兵,增持大盘股往往如泥牛入海,而增持小盘股可花小钱得好效果。华润锦华是汶川地震后恢复最快的企业之一,据华润纺织集团网站上介绍,集团收购华润锦华51%股权,为未来利用国内资本市场拓展业务构建了更有利的平台。华润纺织集团优质资产众多,且搞好华润锦华也是对灾区的一份贡献,华润锦华具良好发展前景。
华润纺织集团收购华润锦华51%股权后,成为华润集团将国际资本引入国内资本市场的枢纽,华润锦华的生产能力已经突破了60万股纱锭,拥有6000余台布机,年产近6万吨纱,2亿余米布,在高档细分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发展潜力颇大。现时华润锦华只占华润纺织集团资产的一小部分,存在非常大的整合空间,若未来华润集团旗下的优资资产能纳入华润锦华体系,则公司将出现质的飞跃。
温总理表示金融市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信心来自于实际行动,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要求中央企业要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中央企业所控股上市公司要成为资本市场的表率,央企公司成为“自由增持”急先锋。作为央企中的老大哥,华润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尚未“出手”,其中华润锦华小盘低价,业绩又不错,还有华润纺织集团整合的预期,用小小的资金就可产生巨大的效果,四两拨千斤。证监会为灾后重建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对身处灾区的华润锦华来说,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配合当前央企整合热潮,身处底部区域的华润锦华值得密切关注。
(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