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金钼股份作为本月上市的第一只大盘股进行了网上申购(发行总量为5.3亿股,其中网上发行约3.8亿股)。以往紧紧伴随大盘股申购的银行打新股理财产品这一次显得异常平静。除了浦发银行的新股直通车仍旧“开通”外,招行、民生、工行、光大等多家银行都放弃了针对金钼股份的专项打新股产品,这是这几大银行首次放弃大盘股的打新计划。
“纯粹的专项打新股产品收益已经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我们的‘新股集合号’也暂无新的推出计划。”招商银行杭州分行财富管理中心经理阮肖林坦率地说。
与去年打新股产品层出不穷相比,交行目前暂无打新计划,而光大银行也从去年两个月3期的密度,下降为现在的一个半月1期,浦发银行第一季度只发行了一个打新股产品。
银行对于推出打新股产品不积极,主要原因是银行打新产品的收益已经很低。上个月上市的中国铁建,首日收盘仅上涨了28.19%,银行打新收益约为0.13%,年化收益明显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工行浙江省分行个人金融业务处经理章景勉说,目前,银行打新产品的预期收益已经从以往的8%-25%降低为现在的4%-15%。
多家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从3月底开始,打新产品开始遭遇寒流,前来申购的投资者人数减少了近一半,资金量也相应缩水。一些银行销售人员透露,相比鼎盛时期,“打新”产品的销量已经下滑七八成了。
与打新产品遇冷相反,3月份以来,投资者对于银行推出的短期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兴趣大增。招行近日推出的两只“招银进宝信贷资产理财计划”均在半个小时内一售而空;中信银行推出的资产快车固定收益产品,仅在杭州分行一天就销售了3亿元;而浦发银行周二发行的“票据赢”固定收益产品在五分钟内就完成了1.2亿元销售限额。
这些受到投资者青睐的理财新品,投资期限短则1月,长的也不超过100天。约定期限内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在4%以上,高出三个月3.33%的定期存款利息。
对于16日网上发行的紫金矿业,杭州各大银行也都没有明确表示届时会推出专项打新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