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各国共同出手降息,中国央行也于10月8日同时“降低两率”。但从各国资本市场来看,美股、欧洲股市仍然表现低迷,A股市场周四冲高后再次疲软收阴,方向性不强。就A股来看,短期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释放流动性将成为可能。笔者认为,A股后市将由新增资金来决定,三类资金或将成为重要力量。
首先是“国家队”资金。从A股市场近期变动来看,节前管理层批准了汇金自由增持工行、建行、中行,此举被理解为准平准入场。由于汇金公司大股东为财政部,因此这一国家性质的资金小范围入市本身说明A股经过连续重挫已引起管理层高度关注。如果国家性质资金在某个阶段出现规模放大,无疑将对A股市场的反弹形成重要推动作用。
其次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资金。近期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煤能源等先后出现大手笔增持动作。这些增持资金大多是企业的自有资金,成为A股重要的新增资金来源。不过,由于不少公司A股与H股价格差距过大,其大股东特别是央企大股东能否继续增持需要观察。从大股东增持导致的新增资金来看,其挖掘力度仍然较大,能否大范围增持股份也成为后市方向的一个重要参照。
最后是资本。从A股市场今年调整的重要原因来看,经过的变现及各个地区累积的产业资本量应该比较大,这些产业资本能否形成两年前入市力度或变现后能否再大规模介入A股市场,将对后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大量的解禁股流通使产业资本变现速度增加,而外部资本收购、政府主导下的重组、大股东在内的三类产业资本行为,其力度如何将影响到若干上市公司股价,还将影响到投资人对相关个股的预期。目前A股市场经过调整,金本的估值模式能否得到产业资本的认同非常关键。
总体来看,A股市场目前的态势已非场内机构所能改变,后市要形成方向性的突破,新增资金性质、力度或持续性将成为重要因素。目前来看,新增资金已有进场行为发生,但其力度与规模仍然有限,而决定其是否大规模入市的关键仍然是对金融资本的价值认可、国家政策的力度、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等因素。笔者认为,由于这些因素对后市将起到方向性的作用,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