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率及存贷款“三率”齐降,此次出手,对经济的刺激意义明显,也结束了去年以来实施的货币紧缩。这一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多数将产生长期积极影响,小部分行业则有负面影响。
电力行业
电力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5.50%,在各行业中位居前列。因此,最近两次降息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力上市公司利息费用,经测算,贷款利率降低27个基点,预计2008、2009年电力行业节约财务费用分别为2.09亿、8.34亿元,平均每股收益提升0.002、0.008元,总体来看,后继贷款利率放松如果可持续,则此政策对行业影响积极。
从今年半来看,电力行业大面积亏损,2003-2008年,财务费用率却由5.4%上升至6.4%,基本抵消了火电企业在期间费用控制方面的努力,给行业复苏增大了难度。
此次调整,相对自身每股收益提升度较大的有:华电国际、吉电股份、粤电力A、赣能股份、华能国际、大唐发电等,均增厚业绩接近或超过10%,其中华电、华能、大唐每股业绩因此分别提升0.015、0.014、0.0149元;国投电力、国电电力、穗恒运A、金山股份等,影响度在5%-6%之间。
水泥行业
贷款利率下调,并不能进一步推升水泥行业的产能扩张势头,扩张仍限于区域内的大企业。剔除煤炭价格波动的干扰因素,水泥行业下阶段的发展状况更多要看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城镇市场及相关基建市场的需求波动,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对此前景的预期仍然不乐观;水泥行业有息负债占比较高,财务负担较重。2008年中期有息负债/总资产的值为35.49%,财务费用/主营收入的值为4.89%,贷款利率下调,有利于行业财务成本的降低;主要公司的受益敏感性排序:祁连山>冀东水泥>天山股份>亚泰集团>塔牌集团>海螺水泥>华新水泥。
保险行业
此次利率下调对保险公司影响略负面。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保户质押贷款收益率下降,但影响较有限;间接影响一方面是浮动利率的利息收入预期会略下降,另一方面是债券公允价值上升带来利润上升(对中国平安利润表的影响最大)。
建筑行业
本次降息不会引发对建筑工程需求的突发性增长,建筑市场热点仍限于铁路、轨道交通及少数专业化施工领域,对房屋建筑、市政、公路等建设业务维持看淡态度。
建筑企业的最佳经营模式就是资金的运作模式,最大程度地通过预收款项和应付款项来降低自身对于资金的需求;建筑行业的财务压力显著低于建材行业。2008年中期有息负债/总资产的值为20.53%,财务费用/主营收入的值分别为1.09%;主要公司受益敏感性排序:浦东建设>葛洲坝>隧道股份>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材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