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两市受利好消息刺激股指高开,冲高不久即迅疾回落,盘中呈现小幅震荡格局,下午股指走势渐行渐弱,尾市跳水。沪指离2100点渐行渐远。收盘上证报2074.58点,跌0.84%;深证成指报6758.22点,跌2.40%。两市成交缩量下跌,承接盘不多。
个股表现也差强人意,大部分翻绿,仅和供水供气两个板块上涨,涨幅分别是1.63%和0.26%。能源、钢铁、地产拉大了跌幅,分别跌了2.2%、2.14%和2.01%,排在板块跌幅榜首。部分农业类个股和地产股跌幅居前。尽管长江电力(600900)(600900)等有集团注资计划,但电力板块还是表现羸弱,整体下跌了0.22%。彩虹股份(600707)(600707)和天津普林(002134)(002134)封住涨停,券商板块在经历连续两日暴跌后,今日出现强劲反弹,海通(600837)(600837)和中信证券(600030)(600030)表现抢眼。板块也基本企稳。
从A股长假之后几天的调整来看,更多层面的影响是世界性金融危机的蔓延,而这一影响程度直接构成了A股市场的外围基本面影响因素。从近期美国、日本、香港、欧洲等地区主要股市来看,均出现重挫走势,而世界主要股指如道琼斯指数及美国标准普尔指数的破位下跌,更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香港恒生指数、日本东京225指数等连续重挫等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恐慌局面。
全球主要联手降息,我国央行也决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消息对大盘形成利好刺激,管理层对股市的呵护之意显而易见。近期利好频出,但作用则渐次减弱。全球央行和政府的积极行动能否化解这一危机存在不确定性。
从国内股市基本面因素来看,节后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推出多条稳定市场的利好,这对A股短期相对强势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外围基本面继续恶化或政策方面利好支持持续性与力度不足,大盘短期内二次回探2000点和1800点的可能性较大,相反,如果有实质性利多因素刺激配合外围基本面缓和,则大盘企稳回升的可能较大。此次管理层的调控力度可谓不小,但在全球股市低迷的影响下,A股市场的响应程度并不强烈。这对幻想政策救市的多头是一个打击。
市场萎靡不振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担忧:上市公司面临业绩下滑风险,中国经济预期进入下行周期。近日,中国铝业(601600)(601600)宣布第三季度业绩预减50%以上,此外,第一家公布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万向德农(600371)(600371)业绩同比下降96%,这些都引发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可能超出预期的担忧。
10-12月限售股逐月增大。10月份解禁市值为701亿元,与9月份比较,迅速增大4倍以上。
美股以及外围股市走势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心理影响。美股震荡幅度进一步加剧,没有明显止跌回稳前,A股市场很难有大的反弹动作。虽然利好频出,但作用则渐次减弱。这说明熊市思维仍占主导地位。
外围股市跌声一片,金融海啸仍在影响全球的股市,场外资金介入的意愿淡薄;这加大了投资者对后市的担忧。盘中多空分歧较大,预计大盘震荡格局仍将延续。操作上,投资者还应注意把握大盘节奏,暂时保持谨慎较为适宜。从中长期的角度看,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的相当长的时期内(或者可长达2-3年),A股有可能进入到类似于2002年1月到2004年底的“较长时间缓跌或横向震荡阶段”。在该阶段中,市场的阶段性的机会会很多,投资者只要踩准市场节奏,做好资金(仓位)控制,选好,仍有望获得理想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