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经典语录
我毕竟不是中国人,肯定不会一辈子留在中国,但我应该会做一辈子跟中国相关的工作。
我非常关注中国股市,关注这些企业上市的业绩变化,从数据中研究中国富豪的成长,但我不会去炒股。
即使我的财富达到上榜门槛了,我肯定不会把自己写上去的,自己写自己没有任何意义。
从1999年借福布斯发布了第一次的中国大陆百富榜,到2003年胡润"单飞"独自打造胡润百富榜,胡润发榜已经走过了10年。在昨日《2008胡润百富榜》新鲜出炉之际,本报在第一时间对胡润进行了专访,他详细解读了本次新鲜出炉的榜单,回顾了10年榜单的制作历程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设想。
"百富榜的平均财富缩了22%"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您详细解读一下刚刚发布的《2008胡润百富榜》,与以往相比有哪些变化?
胡润(以下简称胡):今年和去年相比,榜单的变化主要是增加了《2008胡润矿产富豪榜》、《2008胡润工业制造富豪榜》、《2008胡润家电富豪榜》三个子榜。在富豪的评定上根据今年市场的实际情况调低了入围门槛,从8亿元降至7亿,而且百富榜的平均财富今年也缩小了22%,也是十年来第二次平均财富缩小。在人数方面,和去年的800名入围者相比,今年共有1000名富豪上榜。
如果从新版的《2008胡润百富榜》来看,在人数方面,房地产、制造业、零售、IT、钢铁这些行业人数减少,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个行业在缩小,而是这些行业在进行整合。
"天津富豪,我对杜厦印象最深"
记:在您接触过的富豪中,给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位?
胡:在天津上榜的富豪中,我对杜厦的印象最深,因为在我的榜单中很少有企业家能把自己的企业卖掉。不过今年杜厦仍"榜上有名",是因为企业的资产变为了现金,这种形式不能说好坏,只能说是一个"新面孔",企业家干了一段时间以后会比较累,可以拿这笔钱去打打高尔夫、好好休假,或者也可以尝试新的投资领域。
"150位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上榜"
记:通过已经发布的10年榜单,可以看出10年间变化在哪些方面?
胡:10年的时间,变化当然是很大的。一是,经济能力的增长很快,比如我们第一年的门槛是五千万人民币,可是现在第50名的门槛就已经是一百亿,达到两百倍了。这种增长的幅度令人叹为观止。
二是,从创业模式上来看,以前企业家还是看到机会才去抓机会,比如房地产商会先拿土地然后再考虑怎么设计、开发、出售。不过现在的企业家就能很好地利用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今年榜单的第四位彭小峰,他在2005年才开始正式创业,但是现在就已经发展到270亿的财富了。
三是,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今年我们一千名的富豪中有150位是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这15%的比例也代表一定的社会地位,而且在汶川地震以后,企业家也都纷纷捐款,如果没有捐钱网民就会有很大的反应,这也表明民众对企业家的期望在升高。
榜单成富豪黑名单,避免不了
记:制作十年榜单最大的困难在什么地方?
胡:其实都挺难的,不过如何准确地调查好企业家的个人财富才是最困难的,因为企业家的个人财富都是流动的,所以我们这个富豪榜的调研会是持续一年左右的。比如,今年榜单发布有个记者跟我说,他所在的地方也有个富豪应该上榜,我们经过调查后发现确实如此,所以明年我们就准备把他包括在榜单之内。
在发布富豪榜的同时,我们也发布了其他子榜,就是为了能够尽可能完善,能够通过行业的调研来反映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
记:有一种"胡润榜是富豪黑名单"的说法,您怎么看待许多上榜富豪纷纷落马的情况?
胡:这是避免不了的,雷曼兄弟还倒闭了呢。在进行调研的时候会有企业家跟我们说不希望上榜或是希望上榜,但是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如果有可靠的第三方信息我们还是会坚持标准让其登榜。
记:对于今后的榜单有什么计划?
胡:现在没有什么计划,是不是增加新榜要根据具体的市场情况。比如今年新增加的矿产榜,就是因为矿产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动脉的行业,大家提的也比较多,所以早早就定下来要做了。
"我赚钱主要靠赞助与广告"
记:您为什么要做"胡润百富榜",靠什么盈利呢?
胡:从目前来看,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发布榜单的《胡润百富》杂志,其次是胡润百富的项目活动,主要项目为生活奥斯卡系列慈善晚宴;此外,还有胡润百富书籍,比如此次发布的《我和"百富榜"》。前两部分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我们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高端的媒体集团,我们有一本杂志叫做《胡润百富》,收入和传统杂志一样,主要是依靠广告。广告商大部分是国外奢侈品牌,此外还包括投行和投资基金。第二块则是活动,我们的活动有较为严肃的展览论坛,也有一些生活方式的活动,比如慈善晚宴等。我们可以找一个很好的"借口"邀请这些富豪参加宴会,赞助商仍然是这些国际顶级品牌。(见习记者 程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