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财富梦醒的地方 股市已告别“神话”时代
查看完整版本:财富梦醒的地方 股市已告别“神话”时代
2008/10/6 8:30:36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恐怕找不到比股市更有争议性和谈论性的话题,也没有什么比它更能牵动人心。它曾经造就了一夜暴富的百万富翁,也令一些人一夜间倾家荡产,多少喜怒哀乐都因它而起……而今,中国股市这个多少有些神秘色彩的领域早已告别"神话"时代,不过在不断走向正规与正常的轨道上,它依然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传奇·天津
  1988年,天津和全国多个城市一起,开始开展个人持有国库券的转让业务,发展采用柜台交易方式的国库券转让市场,也就是债券二级市场的雏形。天津证券市场的历史,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天津股市的老兵宋远,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战斗"……
  股市老兵 16年依然活跃
  1992年,对当时已近不惑之年的宋远来讲,有着特别的意义。那年,他从已经干了快20年的国企辞职"下海",舍弃了铁饭碗去追求所谓的"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对于他来讲,这样的"新鲜事物"可以让他与别人"同时起跑",他相信自己绝不会输给其他人。幸运的是,这个他所期待的"新鲜事物"在当年年底就出现了……现在,55岁的宋远早已成为天津股市散户圈里小有名气的人物。
  最初体验 一切全凭感觉
  1992年年底,天津第一家证券营业部在南开二马路附近正式开业。宋远清楚地记得,他是被一个老同事带到营业部的,当时营业部的内部布置和现在差别很大,除了墙上有一个显示当时股价的大屏幕之外,什么也没有。连续待了三四天后,宋远决定投身股市,他说这就是他希望接触的"新鲜事物"。宋远做的第一笔交易略有赚头,早上花4000元买进延中实业的股票,当天下午全部抛出--那时,证券营业部里只有八种股票可以交易,就是人们俗称的"老八股",而交易制度也并非现在的"T+1"交易,可以当天买入当天卖出。连续这样操作了两个多月,宋远的4000元翻了一倍,变成了8000元。在1992年至1993年的起步阶段,宋远对股票的认识完全是凭感觉,还处在盲目操作阶段。
  相信自己 老兵不断超越
  1993年8月,一家新成立的期货公司招聘期货经纪人,宋远应聘成功,系统地学习了不少相关的金融知识,包括技术分析方法。宋远说,正是那段期货经纪人的经历,为他后来操作股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5年,在邻居的介绍下,宋远又投身平安证券公司,成为一名证券经纪人。有了之前的基础,宋远对股市的判断比较准确,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渐渐在当时的股民中有了一些名气,一些人是专门冲着宋远的名气来的。在宋远的印象里,1996年成功预测牛市行情,成为他树立自信的起点,而对1998年那次反弹行情的成功判断,更令他对自己有了充分的信心。1998年的那次反弹行情,宋远在最低点以每股9元的价格买入了鲁北化工,几个朋友在他的劝说下同时投了不少钱买入鲁北化工,他预测,股票最终能涨到35元左右。当鲁北化工涨到20元时,有朋友沉不住气抛了;涨到25元时,又有朋友抛掉手里的股票变现;当股票涨到30元时,最后一位朋友坚持不住了,抛掉股票并劝说宋远也赶紧抛,可宋远依然坚持。最终鲁北化工涨到36元才到顶,宋远在35元价位抛掉了手中的股票,每股净赚26元。
  此后,1999年的"5·19"行情,2005年开始的那次牛市,宋远都成功预测出来。虽然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他对股市的热情却一直未减,在最早的一批股民基本上退出后,他依然活跃在股市中。
  传奇·上海
  1988年4月21日,可以说是"中国股市第一人"杨怀定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之前的他,在上海铁合金厂当工人,捧着每月50多元工资的铁饭碗,直到由于一次意外在此前一个月辞职;之后的他,在中国股市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凭着过人的胆识和运气,成就了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成为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股市风云人物。"杨百万"--人们习惯这样称呼他;"散户工会小组长"--他习惯这样称呼自己。
  杨百万 股神一夜暴富
  一年一百万 杨怀定扬名天下
  1988年3月,上海一份报纸刊登了一条新闻:4月21日,中国将开放国库券交易。刚刚辞职的杨怀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开始琢磨如何利用这个机会赚钱。那时候,1985年期的国库券开盘价104元,利息率15%。站在交易所门口,杨怀定盘算起来:今天带来了两万元,如果两万元全部买下,一年就有3000元利息,而存进银行的利息率是5.4%,全年利息不过1080元。于是,他果断地把两万元都买了国库券。
  "买是买了,但心里忐忑不安,害怕跌。下午就迫不及待地跑去交易所看行情,发现涨到112元了,我赶紧卖了,赚的比一年的工资还多。"杨怀定的心放宽了些,他突发奇想:如果能把104元的国库券买回来,再以112元的价格卖出去,不就可以赚钱了吗?
  "那时候国库券行情属于国家机密,但当天的《解放日报》报道了上海的开盘价和收盘价,以此类推,各地的党报一定会报当地的行情。"杨怀定立即跑到上海图书馆,翻看全国各地的党报,终于查到安徽合肥当日国库券开盘价94元,收盘价98元。
  连夜去合肥!一个来回,两万元的本钱一下子变成了2.2万多元。跑了几次,杨怀定尝到了甜头。之后,他穿梭于山西、福建、河南等地,用蚂蚁搬家的方式把国库券源源不断地搬到上海。在上世纪80年代,对许多人来说成为万元户都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杨怀定却一年赚了100万,"杨百万"扬名天下。 历熊市劫难 杨百万浴火重生
  在杨怀定炒股的近20年里,中国股市经历了4次牛市和熊市。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倾家荡产,经过一轮轮大浪淘沙还能从容进退的人不多。杨怀定经常用一句话来教育新股民:不做多,不做空头,要做滑头。就是说不要贪心,要学会审时度势。话虽如此,证券市场却可以放大人性中的弱点,杨怀定也有过失败的难忘经历。
  1992年5月至12月是中国股市开市后最大的熊市,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到300多点,仅半年时间跌幅达72%。上证指数跌到400多点时,杨怀定认为已见底,马上进去抄底,不想抄在半山腰上,股指又跌到300点左右,他被套牢了30%至40%。此时,杨怀定还不肯"割肉",看着每天股指和股价不断下跌,他开始感到绝望,对妻子说自己还有20万元现金,不买股票了,拿这些钱过日子吧。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杨怀定手中的股票被套得牢牢的,越来越绝望。1994年7月31日,杨怀定从报纸上敏锐地感觉到政府即将出台政策救市,把股票资金账户中最后的两万元打进去。果然,第二天证监会便宣布了三大救市政策,股指从300多点上涨到1500点,两个星期杨怀定的股票市值翻了4倍。
  2005年,中国股市正处在近10年的熊市中,股指长期在底部徘徊,不少证券公司的大厅里稀稀拉拉只坐了几个人,杨怀定却买了30万股股票。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人在网上发表言论说"杨百万"又被套牢了。杨怀定调侃道:"我是金戒指套手上。"而此后2006年的一轮大牛市证明,杨怀定超前的预判应验了。
  据《民主与法制时报》
  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1
  新中国诞生
  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84年7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1986年9月26日,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抢购一空;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时,向来宾赠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988年9月,高西庆、王波明、李青原等人编写出关于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提案--《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11月26日,上海首家证券公司--上海万国证券公司成立。
  1989年3月15日,证券交易所研究涉及联合办公室成立,简称联办。
  199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大陆开业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99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百万人争购抽签表;10月25日,证券委及证监会成立。
  1993年2月16日,上证指数创1558.95点历史新高;6月29日,青岛啤酒成为首只H股;8月20日,淄博基金上市,成为首只上市的投资基金;9月30日,宝安宣布收购延中,揭开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10月15日,上交所决定B股实行T+0;12月20日,上证指数跌117点,上交所首次暂停交易5分钟。
  1994年3月14日,中国证监会首任主席刘鸿儒宣布"四不"救市政策;8月1日,三大救市政策出台,沪深两市飙升;9月5日,深综指闯过200点大关;9月6日,沪指跃过1000点大关。
  1995年1月1日,沪深股市交易实行T+1;5月5日,深交所以成份指数代替综合指数发布;5月13日,《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颁布;5月23日,沪深股市大跌,沪深跌幅创历史纪录;7月11日,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8月26日,上市公司中第一次出现了经营亏损;11月20日,深交所正式启用统一的新证券账户号码。
  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2
  制定法律
  证券市场逐步正规
  1996年5月10日,郑州百文发布公告,投资者袁敬民持有公司股票已超过768万股,占公司股本的7.43%。这是证券史上第一例个人投资者持股超过公司总股本5%;5月29日,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10月起,证券管理高层连连发布了后来被称为"十二道金牌"的规定;12月16日,股票交易恢复涨停板制度。1997年3月24日,大唐股份在伦敦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进入欧洲资本市场的中国公司。
  1998年4月7日,基金金泰、基金开元分别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成为首批上市的证券投资基金;4月28日,沈阳物质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现为银基发展)因连年亏损,被列为首家特别处理的股票;9月14日,ST苏三山股票暂停上市,成为首家因连续亏损3年而暂停上市的公司;11月18日,中国保监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开始确立;12月19日,《证券法》通过,并于1999年7月实施,是新中国第一部规范证券发行与交易行为的法律,并由此确认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地位。
  1999年1月,上海一位姜姓股民将与红光牵连的24个人告上法庭,这是中国首例股民状告上市公司案;5月19日,"5·19"井喷,当天沪市收于1109点,上涨51点,深市收于2662点,上涨129点;8月18日,国泰君安正式注册成立,总股本37.3亿元,总资产300多亿元,规模超过申银万国,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大券商。
  2001年5月18日,核准制下第一家上市公司用友软件首日上市,股价最高达到100元,成为第一只上市首日股价达到100元的股票;6月14日,沪市出现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12月4日,退市制度正式推出,PT水仙成退市第一股。
  2002年6月23日,国有股减持正式叫停;8月9日,鞍山证券公司被撤销,这是中国证券市场产生以来被明令退市的第一家券商。
  2003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12月11日,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履行有关入世承诺的公告》,进一步开放了外资保险公司业务范围和经营区域;12月17日和18日,中国人寿在美国纽约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两地上市,筹资35亿美元,成为当年全球最大IPO。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发《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6月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对周正毅以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以虚报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执行有期徒刑3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登场,首批八只股票上市,这是落实《国九条》的首项具体措施。
  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6月6日,沪市大盘见底998.23点。
  2006年7月5日,超级航母"中国银行"A+H股模式在沪港两地上市。
  2007年1月9日,沪深股市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1月22日,日成交额超1000亿元,百元股在阔别5年多后再现;2月27日,"黑色星期二"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互动的序幕;5月30日,财政部公布,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当天,两市大盘大幅跳水,两市900余只股票跌幅超过9%。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