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ngcai
2008/10/6 0:54:17
我们认为随着美元见底回升,大宗商品的见顶回落,我国的经济形势可能将很快发生显著变化。出口环境可能会变得严峻,而通货膨胀压力很快减弱。我们认为,紧缩经济的宏观调控已经到头。事实上,最近政府已经小幅试探性地放松调控,如提高纺织品的出口退税。我们预计,很快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将不再是过高的CPI,而是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未来不仅不可能再出台新的紧缩政策,反而会逐步放松调控,并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
时隔一周,在9月14日即宣布下调贷款和部分的存款准备金率,由此也印证了我们此前的判断。
从本次货币政策调整的幅度来看,一方面,央行采取了“双管齐下”的调整方式,同时调整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放松银根的政策意图十分明显。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投资者对未来宏观调控压力的忧虑,对于缓解实体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压力,预期将起到较为明显的政策引导作用。
但在政策调整的力度上,则保持了谨慎的态度。比如本次仅仅下调了贷款利率,而且幅度(基准)也只有0.27个百分点。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则是适度下调了中小银行和地震灾区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五大国有银行和邮政储蓄等主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则维持不变,使得本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所来的银根松动幅度,非常有限。这一方面体现了有保有压的政策意图,同时也显示出央行在放松调控方面,仍保持谨慎姿态,政策带有一定的“试探”性质。
从8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以及7月份以来税收的增长情况来看,防止经济增速的过快下滑,已经成为宏观政策关注度主要焦点,尤其在通胀压力持续走低,也为宏观调控政策的松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此情况下,我们判断本次货币政策的调整,很有可能是一个信号和开始。我们估计,未来宏观政策进一步放松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总体而言,宏观调控放松,不管是对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都是积极的信号。同时,市场对后续宏观政策放松的预期积极,使得后续经济政策层面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如宏观调控的进一步放松、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等等,将有望对市场中长期表现构成支持。
A股估值已处低位
持续调整之后,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和国际成熟市场基本接轨(我们坚持认为不同市场之间的估值并不具备简单可比性)。
从市盈率的变化来看,目前全部A股的平均市盈率(TTM,剔除亏损)为16倍左右,已经回落到2006年初的水平。而且过去10多年来,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水平基本维持在14到60倍之间运行,市场估值的中轴区间维持在30倍左右,反映纵向来看,A股市场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运行至历史估值区间的中下水平。
另外,根据平安的估值模型测算,我们认为目前A股市场的中长期投资价值,也逐步得到体现。
首先,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A股市场的相对吸引力已经突破3%,逐步接近2005年最低时的4%,显示中长期来看,A股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已经较为明显。
同时,根据我们建立的“A股三阶段相对估值模型”测算,考虑了非基本面因素对A股市场估值的冲击之后,我们认为A股市场的阶段估值低点在14.40倍左右,而在本轮的调整最低时,全部A股的市盈率(TTM,剔除负值)已经跌至这一水平,反映从估值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的阶段调整已经到位。
增持、融券等利好因素提升市场吸引力
综合来看,在目前A股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低区域的情况下,增持、融资融券、调控放松等利好因素在给市场带来较为理想的盈利机会和提升A股市场的吸引力和反弹空间。在政策面有望继续保持积极等因素支撑下,我们预期10月份A股市场将继续反弹。但由于市场趋势尚未有效改变,外围市场的波动风险也尚未完全消除,而且长期调整以来所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也需要时间恢复,使得在后续的反弹当中,市场走势预期将出现反复。
整体判断,我们认为10月份沪深300指数的核心波动区间有望维持在2000~25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