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9月最后一周沪深股市强势反弹,使得两市不是以最低点报收,但是,上证指数至9月底的年跌幅依然高达56.4%,大部分仍然难逃“腰斩”厄运。盘点今年前三季度个股的涨跌排行榜,给人非常惨淡的深刻印象。
上涨股票只有15只
盘点今年1月至9月底的个股涨跌情况,的确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大的特征就是今年没有几只上涨的股票。
现在股票数量多,沪深两市有1600只股票挂牌,按理应该有涨有跌,2001年至2005年的调整中,尽管股市总体在下跌,但每年总有一批股票是上涨的,有的涨幅还很大。但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有所不同,上海股市只有8只股票上涨,深市只有15只股票上涨。但是,其中,云天化、盐湖钾肥等股票早就停牌了,很难说复牌后还能保持上涨,扣除这样因素,那么,前三季度真正上涨的股票只有可怜的15只。真正涨幅较好的股票也就隆平高科、中国中期、登海种业、界龙实业几只股票,涨幅在50%以上,是非常不容易的。
对1600只股票来说,上涨的股票只有1%,99%的股票是下跌的,的确非常惨淡,几乎没有股票可以逃避厄运。
不仅绝大部分股票都下跌,而且,跌幅还非常大,沪市中,跌幅超过50%的股票大约为605只,占沪市A股的71%。深市跌幅超过50%的股票大约为540只,占深市A股的75%。两市有约1000只A股跌幅超过50%,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由于数量少,跌幅大的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两市B股没有一只上涨,跌幅最小的股票下跌37.38%,绝大部分股票跌幅超过50%。
三分之二股票被腰斩
跌幅50%,就是股价腰斩,跌50%需要涨100%还能恢复到原位,因此,跌幅50%是与涨幅100%相对应的,将今年前三季度跌幅情况与去年涨幅联系,就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关联。
前两年沪深股市是一波罕见的大牛市,最大的特征是涨幅翻倍的股票大量增加,如2006年沪深A股涨幅翻倍的股票近500只,占A股总量大约为35%。到2007年这一比例更是大幅扩大,沪深股市的A股中涨幅翻倍的股票超过1100只,比2006年多了一倍,涨幅翻倍的股票占比为77%。
有趣的是,今年前三季度跌幅超过50%的股票是1000只,和去年涨幅翻倍股票数量基本相当,就是说,大部分股票打回原形,终点回到起点。这股票怎么涨的怎么跌,“六月里的债还得快”。
再看股价结构,目前的平均股价在7元左右。去年最疯狂的时候,5元以下股票绝迹,10元以下股票也很少,大多数股票成为中高价股,百元股也有十几只;现在贵州茅台是唯一的百元股,除此之外,50元之上的超高价股只有2只。20元至50元的高价股,沪市不足30只,而10元至20元的中价股也不过130只,近700只股票是10元以下的低价股,就是说,超过80%的股票进入了低价股的行列。深市的情况也差不多,其中,大约一半的股票价格低于5元,还有部分低于2元。
有色、地产跌幅最大
由于绝大部分股票跌幅都很大,因此,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无论大盘股还是小盘股,都难以幸免,“石化双雄”、金融股今年前三季度的跌幅都超过50%。相比之下,跌幅最大的还是有色金属和这两大板块,其中很多股票前三季度跌幅超过70%,如宏达股份跌幅为81.72%,中体跌幅为83.54%,跌幅超过80%的A股两市有15只,这种打两折股票与去年涨10倍股票形成鲜明反差。
很多高价股很受伤,如去年股价到过300元的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今年最低跌至40元,前三季度跌幅达到77.9%,要恢复到历史最高价,要涨7倍。有色金属股票去年不少是百元股,现在除了黄超过30元,其他股票不到20元,尽管有除权的因素,但跌幅的确是非常大。房地产股票同样如此,现在股价最高不到15元,很多股票价格是“腰斩”之后再“腰斩”。煤炭股去年都超过60元,现在也只有10元多。
相比之下,医药股、消费类股是今年前三季度跌幅较小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