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管理层不用心,为了挽救“欲倾之大厦”,各项救市接连出台。一切的迹象表明,1800点是监管层底线。
但是机构投资者们似乎并不领情。尽管上证综指强力反弹,成交量也开始放大,等资金仍显得相当犹豫。
“(此次救市)政策治标不治本。”上海某基金对记者表示,经济走向仍是他心头之忧,看不到好转迹象,他不会轻易出手。
小批量建仓
“现在形势比较复杂,国内外环境都需要密切关注,尤其需要特别注意美国经济。”中海基金员施恒新对记者坦言,政策救市确实鼓舞人心,但是不会有特别大的效果。
这种心态决定了基金们的操作更多的是小批量建仓和波段操作。
“我们在这波反弹中做了一些调仓换股,主要是把前期一些不太好卖的趁机卖了,也买了一些看好的股票,比如股就买了不少。”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从这次救市可以看出,国家是要力保银行股不出事的,以免被次级债危机波及;另外,汇金增持三大行也给投资者吃了定心丸。
“虽然第一次增持力度不大,有点令人失望,也是因为前两天涨得太猛了,等跌下去(汇金)肯定还要再买。”他判断,汇金的增持力度至少不应该比中国石油(601857)(601857.SH)、中国联通(600050)(600050.SH)等差。
提前布局金融股的同威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李驰则为自己提前进场和坚持感到庆幸:“我们一直在耐心等待市场自动纠错功能启动。”
“虽判断市场跌破2000点后在某个位置会出现中级反弹,并考虑操作;但这次在政策刺激下反弹比我们预期来得快、来得急,使我们错过了重仓买入的机会;由于我们维持反弹高度有限的,所以没有追高加仓。”龙腾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吴险峰则表示,目前他们的仓位在30%左右,如果大幅冲高,就要考虑获利了结。
据记者了解,在此前的操作中,由于判断市场底部还未来临,吴险峰掌管的基金以较轻仓位抢反弹为主,跌得急加仓,有反弹则减仓。
但乐观者亦大有人在。“就操作环境而言,目前已经出现拐点,政府态度非常明确。”申万巴黎新动力基金经理常永涛指出,不管是政策面还是经济面,局势正在向相对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前段时间跌得太猛,也不正常;如果政府能有持续政策出台,这波反弹可能超出预期,到3000点也不过分。”“现在到了‘耕地播种’的时候了。”常永涛比喻说。
但事实上,基金经理们普遍不愿意预测点位。多位基金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此前的预测大部分不准确,如果一定要预测,他们多数认为可能达到2500点附近。“就算是20%~50%的反弹幅度吧。”
另一方面,估值分歧仍旧存在。比如对于2500点这一预测,有基金经理认为,“1800点对应动态PE11倍,2500点对应15倍,在经济下行通道中,仍旧有压力”,有基金经理则认为,“按照中国经济增速及成长性溢价,20倍PE也并不为过。”
“可以肯定的是,到了2500点和3000点一线,大小非抛压将很沉重。”国信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钱海章指出,现在市场处于估值模式博弈阶段,各方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分歧在所难免。
期待后续政策
“长期来看,1800点应该是底部位置,但是目前各方面因素并不支持反转出现。”光大保德信红利基金经理许春茂指出,股市大波动和宏观面一致,因此,只能把当前行情定义为“暂时性反弹”;至于高度,则要取决于资金入市力度和后续政策。
“如果政策面和宏观经济同时见底,那就好了。”常永涛认为,相信政府解决危机的能力越来越强,应该能够实现经济和股市的软着陆,明年一二季度形势会更清楚。
而在老牌私募基金经理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看来,政府出手救市说明1800点将成为转折点:“振幅决心很大,方向也是对的,我感觉他们志在必得。”他承认政策只是治标,但只要能够活跃市场,就能够把股市搅活。李认为,监管层应该继续注入流动性,充分活跃市场,后市可期盼三个政策——即T 0、融券和股指出台。“前两个可以让市场更活跃,产生财富效应,吸引资金入场,后一个则引入做空机制,让市场更完善。”
至于平准基金,李则认为推出的可能性不大。“比如你成立一个3000亿元的平准基金,大家一算,可能觉得还是远远不够!”
国联安基金副投资总监冯天戈指出,随着四季度PPI和CPI剪刀差缩小,未来政策放松,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会有所提高:“市场有望在年底之内见到一个相对底部。” 国联安基金认为,经过近七成的下跌,市场平均动态PE已经跌到12倍,银行、基建、钢铁、保险、建材等大批蓝筹股价比H股大幅折扣,市场已经到达长期投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