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8/9/25 13:05:53
风险角度:央行缺乏大幅加息的空间,长债的利率风险较小。从长期均衡水平看,10年国债的确要高于CPI,例如美国国债平均高于CPI280bp。但并不意味国债收益率时刻比CPI高。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由于美国经济下滑,国债收益率一度回落到CPI以下。目前中国由"胀"向"滞"转变的过程,决定了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和国债收益率暂时低于CPI水平的合理性。
经济周期角度:中国经济调整时间可能长达2年,国债回归均衡水平的时间不会太早来临。由于3年央票利率放松,10年国债具有更大的空间。从国债和银行资金成本利差的下限角度,10年国债长期目标看到3.8%。
交易型机构:关注公司债的阶段性机会,打新债效应规模化;加息预期弱化,金融债和央票利差趋于下降,关注短期金融债。在预期乐观下,也可以适当拉长久期。
配置型机构:银行业绩增速维持在50%以上,从税率角度,仍青睐国债特别是中长期国债;保险业绩不佳,免税需求大减,更倾向高票息的中长期金融债和有担保的公司和企业债。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