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8/9/25 12:13:51
"如果现在赎回就是兑现了损失,还是再等等,市场反转时再赎回吧!"深圳一名老基民对记者表示。日前,证监会针对"停牌股"出台的估值政策,在基金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尽管如此,记者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就在重仓"停牌股"的基金惨遭估值新政当头一棒后,多数基民表示仍将继续持有所购基金。 理财专家认为,目前市场低迷,投资者求稳妥不求高收益成为当前理财的主旋律。
赎回现象并不明显
"我暂时不会赎回。不是说长期投资吗?五年期限,如果我养的基金没有任何起色,无论盈亏,一定斩仓,不再买基金",基民老刘一脸的坚定,含着一份无奈的苦味儿,谈到估值新政的问题,他认为已经亏损那么多了,这些政策调整带来的副作用反倒没有太大的感觉了。
尽管大多数基民对当下形势怨声载道,但真正赎回的并不在多数。据本报统计显示,受估值影响最大的两只基金,在采用指数收益法进行净值评估后,申购赎回状况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波动。而受估值新政影响较小的基金中,绝大多数未出现净赎回。数据统计显示,新政公布的次日,某些基金虽出现了净赎回,但与二季度报告日相比,净赎回比例均较小,绝大多数基金的净赎回比例没有超过10%。与此同时,某些基金仍为净申购的状态,其中上证50ETF指数型基金已连续9周处于净申购的状态。
选择"硬扛" 原因诸多
深圳一位资深的理财专家分析认为,投资者群体相对复杂,不同的基金持有人对新政策出台的基本认知是不同的,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会不同。一些以基金为标的的投机者,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压力会很大,而某些高风险资金占比较小的基金持有人,心态则相对好些,即便出现"估值新政"这样的短期利空消息,也会从容持有,不会选择赎回。
一位银行客户经理向记者透露,目前部分基金持有人确实已经赎回基金,但更多的人选择了"硬扛"。据客服人员介绍,一些拥有几百万资产的高端客户,投资基金的损失额度一般都达到了40到50万元,但大都没有选择赎回,对于估值新政对净值的影响,心态也相对平和。
"赎回情况不是很明显,一些基民选择了基金转换",一家国有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毕竟,基金转换的费用较基金赎回费要低些,同时能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切换所持基金类型。据该工作人员介绍,与平时相比,投资者对基金的申购赎回没有发生较大波动和激进的现象。
此外,据销售人员透露,一些投资者对"估值新政"的概念一知半解,新政对基金的影响程度更是无从得知,而了解内情的也就仅限于业内人士和较为高端的投资者。
理财但求"保本"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弱市下,大多数投资者更青睐具有保本特质的理财产品。
大多数银行客户经理表示,现在是现金为王的时代,更多投资者关注的是如何去保本,而不再奢求增值,现在把钱放在银行里存入定期又成为一种趋势了,随着债券市场走牛,目前的债券型基金卖得也不错。
记者从一家大型银行了解到,投资者对一款三年期的保险理财产品热情空前。据悉,该保险产品最大的魅力在于保本,也就是说无论利率如何调整,收益率都可以保证在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之上。
业内人士分析,在内忧外患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内心已经相当脆弱。信心的缺失比市场本身的下跌更要可怕。理财专家认为,事实上,当前最重要的是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上周五政府出台救市措施,市场再现大幅反弹,说明只有实质利好,才能从根本上提振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见习记者 金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