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基金篮子的“抗震”组合
查看完整版本:基金篮子的“抗震”组合
2008/9/25 12:03:13
  九月上中旬短短十几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已经从2380点下跌到1895点。连续下跌的股市,让基民仅存的资产在股市震荡中随波逐流,飘忽不定。从各基金公司客服反馈的情况看,基民关注的焦点已经转移到如何通过基金组合,尽可能地减少亏损,增加收益。那么,当前如何搭建您的"抗震"组合,才能让一篮子的"鸡蛋"安然无恙,不断增值?
  搭建"抗震"金字塔
  国内的基民有数千万之多,但投资收益却是千差万别。不仅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更是收益正负的问题。个中原因,恐怕不仅仅是持有时间---虽然所有基金公司都鼓励长期投资,更是一个组合的问题。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投资不谈配置,就好比烧菜时油盐酱醋不讲比例,不看火候,胡乱搭配,其结果是难以下咽。
  建立基金组合,就是通过同时投资于多只基金,降低组合收益的波动,增强投资的稳定性,使基金组合在各个阶段都能够获取较好的收益。今年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将大部分资产投资股票型基金是很不明智的。
  在震荡市道中,投资的首要目标是先保值、后增值,也就是要增加家庭理财组合的 "防"震系数。只要采用合理的资产配置策略,搭建起稳固的财富金字塔,看似风云莫测的资本市场,其风险却是可控可防的。
  天治基金提出了"财富金字塔"的配置理念,金字塔的不同部分,分别由不同类型的基金组成,而且各种基金所占的比例有讲究。一个可靠的理财金字塔,塔基需要宽广厚实,才能支撑塔身的逐渐向上,直至塔尖的绚烂辉煌。
  具体说来,宽广厚实的塔基就是理财中"守"的部分,它应该由人寿保险、重疾保险、养老计划以及支持家庭4-6个月月消费额的流动备用金组成,这是坚固的"防守"基石,确保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
  有了坚固的基石之后,风险收益的曲线就可以略微上扬,于是国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等低风险、高流动性的品种就应纳入理财视野,成为金字塔中间的部分。其中,货币型基金尤其值得关注,其零申赎手续费、赎回款隔天到账、收益稳定等特点,使其在流动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具备很大优势。
  有了这些安全性较高的资产做保障之后,投资者的建塔策略可以由"守"转"攻",这就是金字塔塔尖部分:配置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股票、房产、期货都可以依据投资人自身对品种的熟悉程度和兴趣而拿来一一品尝。
  不同年龄基民的"抗震"策略
  身处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理财需求是不同的,基金组合的风格也就相应不同。人生必然要经历五个阶段,即:毕业新人、新婚家庭、三口之家、中年岁月和退休养老五个阶段。对应这五个阶段,基金投资也要采取不同策略。
  在单身时期,青年人的收入不多,积蓄也不多,而短期支出较多。这类人群拥有年龄与健康优势,未来潜力大,投资风格倾向于冒险,因此,股票型基金是必不可少的。在股市不断下跌时期,可以通过定期定投方式来投资股票型基金。不过,由于这一阶段消费旺盛,也需要配置一些变现能力强的超短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
  当单身贵族步入婚姻殿堂,特别是有了孩子,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加,赚钱欲望开始旺盛起来,增大股票基金投资比例已成为他们的不二选择。现阶段,不妨增配一些平衡型基金,以增强弱市的灵活度。
  步入中年后,家庭积蓄增加了,但上有老下有小,负担也增加了。不过,在理财需求加大的同时,中年人士的年龄优势逐渐消失,风险承受力反而降低。因此,中年人应该选择稳健或偏保守风格的基金理财组合,为家庭构筑起坚实的防火墙。
  在年过半百以后,面临退休和健康状况下降,这类人士的风险承受能力更弱,对预期收益也不高。因此,退休者投资基金,"保本"是首要的,"发财"不是目的。因此,准退休人士的股票型基金比例不超过30%,大部分资产则可以投资银行活期或定期、国债和债券基金及货币基金等收益类的产品。
  透过组合达到理财目标
  在牛市里,股票型基金独领风骚。然而,在下跌市里,人们对股票型基金敬而远之,而且不知道该投资什么。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自己的投资目标,还是可以找到合适的理财工具的。
  苏先生步入中年,上有4位老人要他赡养,下有一个女儿读小学。虽说夫妻俩每月收入加起来也有八九千元,但老人的医疗费,孩子中学、大学的学费,家庭的房贷,样样都是不小的开支。更何况,他曾计算过高校的学费、生活费,在上海读大学,四年大约需要10万元左右。如果以每年学费增长5%计算,10年后女儿就读大学时,需要准备19.5万元。
  生活的压力之下,理财刻不容缓。苏先生决定拿出10万元资金预备大学的教育金,为了在10年后达成理财目标,他设计了一个基金组合。拿出40%的资金投资平衡型基金,从历史看,多年摊平的年均收益率可以达到13%;30%的资金投入债券型基金,年均收益率在6%左右;剩下30%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年化收益率3%。这样算起来,10年后连本带利可以获得23万元,孩子的教育金备齐了。
  考虑到股市大跌,苏先生没有购买风险最高的股票型基金,而是投资平衡型基金。从今年基金收益排行榜来看,平衡型基金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中年人的开支较多,理财较为迫切,他配置了40%的资产。同时,为了平衡风险,他配置了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从今年来看,纯债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都为正。因此,纵然市场大跌,苏先生依然可以跑赢每年5%的学费上涨,而且风险可控。
  基金组合决定盈亏收益
  综合起来,要想建立自己的基金组合,可以考虑三个原则:
  风险主导配置原则。基金组合的总体倾向应该与投资目标匹配,例如,全部投资于股票基金可能波动风险较大,那么通过投资一定比例的配置型基金,可以让基金组合降低总体风险。
  风格相异原则。基金组合中的基金应该有不一样的风格特征,如果基金风格高度一致,那就起不到基金组合的作用。
  适当分散原则:投资者不应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不应把希望都寄托在某一只或某一类基金上。通常情况下,基金组合内数量在3只-5只为宜。过多地分散投资,可能会降低组合有效性,并且增加交易成本。
  具体说来,有几种基金组合的配置思路。
  其一,类型配置组合:通过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分散并平衡投资风险。例如,股票型基金+偏债型基金,目的是让基金组合降低风险。
  其二,核心---卫星组合:这类组合的主要部分选择业绩和风格波动较小的基金,次要部分选择近期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例如,指数基金+灵活配置基金。核心---卫星组合总体评价可以是中庸型组合,即表现有望达到同类型平均水平。
  其三,风格平衡组合:把基金按照投资风格进行分类,在主要的基金风格类中挑选优胜者建立平衡配置的组合。这一思路被彼得·林奇戏称之为组建全明星队。例如,大盘基金+小盘基金组合,成长基金+价值基金组合,等等。风格平衡组合的预期收益高于同类基金平均水平。
  其四,灵活调整组合:根据对基金业绩表现的综合判断,在各个风格类型之间进行倾向性配置,从而取得明显超越平均水平的风险---收益特性。灵活调整组合操作难度较高,但预期收益率也较高。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