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家长认可产品并不意味理解保险
查看完整版本:家长认可产品并不意味理解保险
2008/9/25 8:32:06
  就在北京的展业经验进行分析,汪朝江感到现在的学生家长还是比较认可保险的,比如医疗和教育基金。目前学生家长心理就是想给孩子尽可能全、尽可能多的保障,因为别人都在这么做。家长们可能最喜欢的是教育基金,因为现在都认识到,未来孩子的最大支出就是在教育上,家长们愿意未雨绸缪。"我在和家长们沟通时,他们都非常认同教育支出巨大,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的观念,但是他们对于孩子意外险还是很排斥,需要很技巧性地沟通和交流。"
  "家长对保险的认识还是不够全面,绝大多数家长只是单方面地认识保险,比如学校里的学平险,但具体有哪些保险责任、享受哪些保障,出险后该怎么索求理赔,通过什么方式理赔都不是很清楚。或者说孩子身上只要有一份保险保障就够了,对每种保险的最终用途却很模糊。"太平人寿蚌埠中心支公司任英的心声代表了一些中小城市里,伙伴们在开拓学生保险市场时的感受。她觉得更多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保险只求一个安心,并不会真正考虑保险的意义和价值。
  任英分析很多家长意识不到保险重要性的原因有三:其一,部分家长对此并不认可,保险意识不强。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没那么倒霉,存在侥幸心理。其二,每位家长无不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随着承受教育费用的压力加重,一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则不会考虑孩子的保险保障问题。其三,一部分父母把给孩子关爱直接用在物质去体现,认为只要孩子吃好、穿好、学习好,就是他们所要的最终追求。至于孩子的医疗保障也好、今后的教育保障也好、以及对自己的风险保障和对家庭的责任这些无形的东西,都没有重视起来。
  2003年保监会下达了《关于规范学生保险业务经营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各大、中、小学校不能再以投保人身份为学生统一办理保险。这也就意味着学生保险由团体投保变身为个人投保,学生投保与否不是由学校说了算,而是由家长做决定。"因此,一些家长片面地认为,是否给孩子保险的权利给了自己,就不再让孩子参加学生保险。还有一些家长给孩子投保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给孩子寻求一份保障,而只是停留在怕孩子为难上,从而曲解了参加学生保险的真正用意。"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资深部经理周玉柱分析得更为深透。他认为,在现实中家长在为孩子投保时存在着多种误区。"部分家长给孩子参保后,对保单从不仔细阅读,甚至孩子发生意外伤害的时候也没想到学生保险给予的保障,没有向保险公司报案、申请理赔。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这部分家长对保险理赔认知的欠缺,只是简单地将投保流于一种形式。"
  在他接触的家长中还有一些缺乏风险意识、心存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平时很老实,不会惹什么祸,也不会出什么意外,已经给孩子买了其他的保险产品,再买学生保险有些多余。"事实上,未成年人发生意外伤害的概率高于其他人群,而且很多意外伤害的发生并非是孩子自己造成的,许多外来的、无法预料的事件也是给孩子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此外,各类保险产品保障不同,学生保险是专为学生量身设计的保险产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学生来说是其他保险产品不能替代的。"周玉柱感到这些都是家长在为孩子投保时特别需要端正的保险观念。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