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买了人情保单陷两难
查看完整版本:买了人情保单陷两难
2008/9/25 8:14:23
  "熟人来卖保险,买吧不知道合不合适,不买吧面子上又过不去。"不少市民面对人情保单很犯难。记者发现,很多市民为了面子买了人情保单,最后反而伤了感情。
  》》》现象
  同学推销的险种不适合自己
  宋小姐是公务员,因驳不 下面子在2007年买了高中同学大力推销的某款医疗险,年缴保费4000多。今年6月,宋小姐住院花去1万多元。理赔时才发现,自己买的是费用补偿型,"每年交4000多元保费,按理说这1万元医疗费应该由保险公司埋单。可因为单位报销85%约8500元,保险公司负担的只有1500元,这4000元保费岂非缴得很冤?"
  宋小姐很后悔,"如果买的是定额型保险,那理赔时不论单位报销了多少,保险公司承诺的保障都会照单赔付。"更让宋小姐感到痛苦的是,两年已缴了近万元,继续投保,险种明摆不合算;退保拿回来的现金又要大大缩水,宋小姐陷入两难中。
  人情保单"理赔难开口"
  "要理赔,想着是熟人,又不好意思开口。"王先生说。
  王先生前年在妹夫手里为女儿买了保险,这几年来女儿小病小住院,经常一花大几百。但他都不好意思去找妹夫理赔,"大家是亲戚,那么点儿钱要去麻烦他,自己出了就算了,免得让亲戚笑话。"
  目前寿险采取代理人服务模式,投保、理赔通常都由代理人一手负责。如果被保险人出险,代理人会帮忙报案、递送保险资料、收集医药费单据等。如果理赔额较少,不少被保险人会因不好意思看着亲戚朋友为这么点儿钱跑前跑后,通常宁愿自己吃亏,选择不理赔。
  熟人误导投保
  3年前,张女士的一位老同事突然来家里拜访,还带了小礼物,聊了一会儿才知道她现在做保险。虽然觉得不需要保险,但因为是老同事不好直截了当地拒绝。第二个星期她又来了,因为是熟人,所以张女士听信了她说的每一句话:"缴5万就拿11万,还没风险,这么划算只有熟人才告诉你。"
  张女士给自己和女儿各买了一份,以为10年后就有22万进账。在另一位朋友提醒下才看懂这款11万的保险:额外的6万元是身故保险金,想拿到这22万,必须她们都遭遇意外。张女士因为面子问题,只退掉了女儿的那份。 
  要成长,先卖人情保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向熟人卖保险是保险代理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公司对新人的培训中,向熟人推销保险被称为"缘故法"。即写一个可以罗列身边所有可以联系上的朋友和亲人的单子,从他们身上开始做起,再开拓他们的亲朋好友,由于中国人生性重视面子上的事,这种方法已经风行了十几年。
  尽管很多代理人资质很低,但有些保险公司默许这种粗放经营。让新人通过短期培训(两到三天对公司和产品的简单介绍)就很快上岗。在向亲戚朋友兜售完保单后,由于业务基础差,没有更好的销售能力,没有新单业务,自然会被淘汰,从而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招募再淘汰。由于是计件工资制,保险公司并没负担,退保还能产生退保利润,因而部分保险公司采取纵容态度。
  三招应对人情保单
  很多人认为熟人不会骗自己。但对于投保人来说,人情保单问题很多。生命人寿湖北分公司的理财顾问朱春来给你支招应对人情保单:
  第一招,可要求他先做一份计划书,一般优秀的代理人能在半个小时的谈话时间内,明确你的所有需求做出最适合你的计划书。然后上网查找他推荐的产品的相关信息,验证一下他所说的各种承诺是否属实。
  第二招,实在拒绝不了,就买不需要很多理赔服务的养老险,即使将来代理人跳槽也不会很麻烦,且把年缴保费控制在千元以内。
  第三招,万一买了不合适的人情保单,可以选择在十天犹豫期内全额退保。(实习记者 包慧)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