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屡创新低,与之前先看"预期收益率"不同,如今保本更受关注
不断创出新低的股市,给不少市民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风险教育课"。记者走访了解到,近来很多市民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开始重点关注其是否"保本",银行低风险理财产品、保本型基金受欢迎。
与前一段时间选购产品先看"预期收益率"不同,经历过股市狂泻、股价腰斩的投资者认识到,理财首先要保本,其次才是收益。在民生银行,市民高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自己买了两只基金,结果现在赔了不少。"理财不是一夜暴富,现在我买理财产品,首先要保本,再谈收益。"高先生说,自己的理财心态现在成熟了许多。
针对投资者的这种心态,省城银行也纷纷推出各种保本理财产品,如交通银行推出"得利宝·新绿"系列理财产品,工商银行推出"稳得利"系列理财产品,浦发银行推出了"票据赢计划"等。这类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金融工具,期限较短,收益比同期人民币储蓄存款略高。
另外,以前被投资者遗忘的保本型基金,也重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工行理财经理陈女士表示,在今年基金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青睐"上不封顶下不亏损"的保本基金。陈女士表示,保本基金南方恒元本月底将在银行销售,"但现在已经有很多客户表示要预约申购。"
据交行理财顾问徐女士介绍,为了实现"保本",保本基金会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固定收入债券,小部分资产会投资优质股票等标的来提高产品回报。"对投资者最有利的一点是,如果投资者在认购期内购买了保本基金,持有至期满时,即使本金出现了亏损,也会得到赔付。"
不过,银行人士提醒市民,不论保本基金还是保本理财产品,很多都只有在市民持有到期的前提下才能"保本",如果市民选择提前终止,就有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本金和预期的投资回报。而且,保本型理财产品不保盈利,投资者购买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存在着保本到期日仅能收回本金的可能。此外,保本型理财产品对本金的承诺保本比例可以有高有低,即保本比例可以低于本金,如保证本金的90%,也可以等于本金或高于本金。
链接:
在银行推出的保本理财产品中,以投资短期债券或同业拆借为主的债券投资类保本理财产品,银行一般会保证收益;以投资银行贷款转让为主的信贷类保本理财产品,银行一般不会保证收益;以投资股权质押为主的股权投资类保本理财产品,银行一般会有条件地保本,比如质押股权下跌一定比例将影响到投资本金等。(记者 薛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