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何以热销
查看完整版本: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何以热销
2008/9/25 6:22:47
  记者从多家银行获悉,近期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的信托类理财产品销售情况很理想:"一款年利率6%的信托类理财产品,提前销售完毕"、"我们推出的'全面配置'计划持续热销"……
  2008年上半年,除了2月份和5月份银行理财产品陷入低迷之外,其他各月均持续增长。截至7月,银行理财产品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峰,全国40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个人理财产品524款,较6月的442款发行量增长了18.6%。而这之中,信托类理财产品功不可没。以上海地区为例,信托类理财产品的资金规模占到了全部个人理财产品的54.33%,超过了一半。
  "种种数据表明,一度低迷的银行理财产品渐渐走出了低谷。"上海十佳理财之星、AFP注册理财策划师李春捷表示。
  银行因结构类理财产品零收益甚至负收益而备受投资者质疑的印象还未及消退,现在却借信托类理财产品打了翻身仗,这类产品从上半年开始到现在,销售情况都非常好,受到众多中小投资者的青睐。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普跌之下惟它稳健
  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投资者用脚投票最重要的参考指标。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分析师李要深告诉记者,信托类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6%,高于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4.14%。更重要的是,从2006年民生银行和平安信托推出第一单银信理财产品后,到目前为止,还从未出现零收益或负收益的情况。
  "投放于信贷资产领域的信托理财产品,通常都是选择那些高信用度的大型企业,投资项目多为国家支持的大型项目,因此,发生企业不能还本付息情况的几率很小。"一位资深银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因此,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信托类理财产品收益稳健、风险较低,在股市大跌、基金巨亏的市场环境里,自然备受青睐。
  银行信托各取所需
  从银行角度来说,发行信托类理财产品获益不如结构类理财产品,可是,由于此前部分结构类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在面对投资者的责难时银行非常被动,结构类理财产品的销售也大受影响。
  "结构类理财产品卖不动,信托类理财产品银行获益比例大概在0.6%-0.7%,虽然比不上结构类理财产品,但总比没有强。而且,如果量做上去的话,也还是能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加有所贡献的。"上述资深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同时,银行通过与信托合作,相当于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可以部分解决银行面临的信贷额度紧缩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抢占市场的考虑,一家做了,别家肯定要跟上的。"
  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因其不能设分支机构,通过与银行合作发行信托理财产品,既拓宽了其销售渠道,同时也提高了资产规模。由于客户、资金都是来源于银行,因此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获益比例大约为0.2%-0.3%。
  最后,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通过信托理财,企业不仅在传统银行信贷融资渠道之外多了一种选择,而且有可能获得比银行更低的利率,降低融资成本。通常企业通过信托理财产品获得的融资,需支付的年利率为6%-7%,略低于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7.47%。
  正是由于投资者、银行、信托以及企业各方都通过银信合作的信托类理财产品获益,所以,上半年这一产品热热闹闹、大受追捧。
  风险仍存不可忽视
  不过,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虽然这类理财产品过往的收益表现非常出色,可谓创造了正收益神话,但并不表示将来能一直保持正收益,投资者仍应预视到风险的存在。
  首先,投资者普遍存在一个误解,认为这类理财产品分为保本和非保本两种,保本的产品投资本金不会发生损失。但实际上,专家指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产品都是不保本的,其所谓的保本,是有风险保本,不属于无风险保本,也就是说,投资者仍有可能发生本金损失。
  其次,以往这类理财产品表现出色,是因为资金投向领域都是高信用度的大型企业或国家支持的大型项目,有的还有大型银行提供担保。在我国,大型企业和大型银行资不抵债或破产倒闭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可能性很小并不表示不存在,而且,现在有些信托类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了相关政策限制贷款或是高风险的领域,投资者在心理预期上应当对此有所认识。(徐海慧 潘洁)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