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股市大跌,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受到空前的关注。不少市民认为,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就是原来的固定收益产品,只是称呼不同而已。不过理财专家提醒,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并非没有风险,投资者在选择稳健型理财产品时,应更注重保证本金甚至保证收益,以降低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稳健理财产品不绝对安全
目前,各银行为了迎合客户需要,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相继发行了稳健型理财产品,而信贷资产类和票据类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由于市场上固定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越来越少见,不少市民认为,稳健型银行理财产品虽然给出的都是预期收益率,但是由于资产质量安全性比较高,基本能实现预期收益。
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理财专家杨剑超和张星提醒,即使是信贷资产类和票据类稳健的理财产品,可风险依然存在。如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可能由于信用主体未能及时偿还贷款,或无法完全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投资者的损失,票据类理财产品也可能由于票据无法承兑,而造成投资者损失。因此,除非银行能对产品本身承诺,保证本金甚至保证收益,否则投资者依然需要承受这类产品的潜在风险。
保本保收益产品太少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已发行的2610只人民币理财产品中,有433只固定收益型产品。不过大部分已销售完毕或已到期。根据普益财富网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过千款,但是承诺保证本金的只有119款,而且全部是在银监会叫停担保的窗口指导之前发行。也就是说,目前发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基本不承诺保证本金,更不用说会保证收益。
票据类理财产品中,保证本金的比较多,今年发行的约300款产品中,有63款是保证本金的,其中甚至有11款保证收益。这些保证收益的票据类理财产品,分别由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发行。其他发行票据类理财产品比较多的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等,年内均没有销售过保证本金或收益的该类理财产品。
仍有"两保"产品可选
理财专家建议,市民投资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时,选择银行承诺保证本金或收益的产品,将对自己更有利。如交通银行、北京银行和上海农商行,近期都发行保证收益票据类理财产品。上海农商行今年发行的投资于债券或票据的理财产品,除了一款外,均为保证收益,而不保证收益的那款产品也保证本金,这可能是该行对其管理能力的自信,也可能是其吸引投资者的策略。
如果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不保证本金和收益,就应比较新产品与以前同期限、同类型的产品,收益率是否有提高。如窗口指导事件之后,保本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量最大的建设银行,停止了对产品本金的保证,相应的产品预期年收益率提高了约0.4个百分点。(记者 刘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