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房地产类产品欲主市场银信合作再创历史新高
查看完整版本:房地产类产品欲主市场银信合作再创历史新高
2008/9/25 5:18:40
  --7月份信托产品综述
  7月份的信托市场仍以证券投资类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房地产类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为主打产品,但两类产品的表现却背道而驰:房地产类信托产品延续今年3月以来高速增长态势,规模不断攀升;相反,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却一路颓势,发行数量和规模持续双双下滑。另外,银信合作产品加速增长,发行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统计数据,7月份共有22家信托公司发行了40只集合资金信托产品,较上月只增加了1只,发行数量基本持平。在发行数量占比最大的两个产品上,证券投资类产品发行了11款,与上月相比,发行数量继续呈下降趋势。证券投资类产品下行已持续多月,与去年股市火爆时的发行情况相比,已恍若隔世。但股市不见好转,证券投资类产品恐难走出低谷。
  与此同时,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发行数量在7月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由上月的8款增加到当月的11款;成立规模达到17.35亿元,比上月增长4.2 亿元,增速达到了31.94%。而追溯到去年7月,该类产品的成立规模只有1.56 亿元。自今年3月起,房地产类信托产品快速增长开始启动,产品规模从当月的4.7亿元一路增长到7月的17.35亿元,4个月内,几近翻了两番。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专家解释说,今年以来,由于股票市场的萎靡和地产商的信贷紧缩,导致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产品结构出现了上述较大的变化,并预计未来几个月,如果没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各类产品成立规模的趋势不会有较大改变,有可能会出现房地产类产品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但该专家同时强调,房地产类产品的表现,反映了信托渠道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对于房地产行业融资的重要性。对信托业来说,一方面有希望分享到房地产领域的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信托业发行产品的重心过分取决于市场形势,尚未形成成熟的核心竞争力。
  在银信合作方面,7月份银信产品再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当月新发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320款,比上月增加了85款,增幅为36.17%。其中,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仍然以信贷类产品为主,320款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中,信贷类产品234 款,已经占到73%以上。这已是5月份银监会叫停银行为融资性信托提供担保后,该类产品连续第二个月创出新高,并且参与合作的银行和信托公司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7月份有26家商业银行与22家以上的信托公司进行了合作,比上月分别增加了3家和2家。其中,信托方面合作发行数量最多的是深圳国投,发行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有103只;银行方面合作发行数量最多的为招商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107只。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专家分析认为,打压此类产品并非近期监管层规范银信产品的首要目标,真正的目的所在还是要促使银信产品成为真正的理财产品而非变相的高息揽储。在7月份信贷产品的设计方面,这种指导的效果已经有所体现,部分产品已经开始引进第三方担保等措施来控制产品风险。但是,专家提出,目前也有部分银行采用间接提高借款人资信等级的措施,实际上仍是银行变相为借款人提供担保,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监管层的初衷。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十分火爆。尽管产品推出的密度已经很高,但有些银行仍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投资者如此追捧,主要是认为在当下的市场境况下,该类产品期限不长,收益尚可,风险较低,还算是一条不错的资金出路。但有专家提醒,风险较低不等于没有风险。由于这类产品主要为信贷类产品,筹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方式用于替换商业银行存量贷款或向企业新发贷款,因此投向的行业和企业不同,风险程度也不一样。当然,若贷款对象为大型国企,违约风险自然比较小;而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违约风险就相对会大些。特别是在银监会禁止银行为这类信托提供担保后,贷款有没有担保,以及由谁来担保,也都直接关系到产品风险的高低,投资者不应盲目追风。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