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商品价格“过山车” 理财收益“两极化”?
查看完整版本:商品价格“过山车” 理财收益“两极化”?
2008/9/25 4:52:22
  今年全球商品期货价格大幅波动, 一连串的效应,最终牵连了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专家指出,由于期货市场和商品指数基金均存在卖空机制,价格波动的结果未必是收益大缩水,相反可能使得波段操作的机会增多。
  此时,不同银行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收益将发生两极分化的情况,或者盈利更多,或者亏损更大。然而随着产品设计愈加灵活化的趋势,考虑到此类产品年限很长的特点,挂钩商品的一系列理财产品收益应该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过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虽然商品价格在短期内巨幅波动,但很少有投资者真正了解自己的理财产品收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个时点,理财产品透明度低的问题再次凸显。
  慌乱调仓
  QDII收益打水漂
  在这一轮商品调价中,受到致命伤的就要算QDII投资的海外基金了,因为这些基金往往是期货商品的直接购入者,其中,金属基金首当其冲。
  查询最近两三个月期货价格波动较为明显的金属,其期货价格从今年5月末开始,便进入了潮起潮落的大震荡,以伦敦期货交易所的金属铝价格为例,6月5日刚刚触底2860元,7月11日便摸高3380元,一个月涨幅高达18%,此后铝的价格便一路下泻,最近一个交易日已经跌到2730元,同样短短一个月,跌幅达到19%。另一个价格变化剧烈的金属锌,则是一边倒的暴跌,自3月6日触顶2905元的阶段性高位之后,锌价就再无起色,一路跌至1612元,5个月来跌幅高达45%。
  在这样的金属价格变动下,最近一个月海外金属基金亏损严重,以施罗德金属基金为例,过去一个月其净值跌幅为-9.35%。截至今年7月31日,该基金调低了现金的比重至0.4%,与6月底的基金模型相比,大幅调高铅、锌的持仓比例,分别从4%增至9.3% 、从2%增至7.4%;略微增持黄金1.2%、铜1.4%;而波动较大的铝,则大幅减持了5.1%,至14.90%的持仓比例。
  金属基金的收益大幅缩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挂钩此类基金的QDII产品的收益情况,虽然目前发行的产品没有100%投资于金属基金的,但是由于QDII产品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一些以组合投资为卖点,包含金属基金投资渠道的QDII必定受到损失。
  同金属基金一样,以农产品、原油等为主的商品基金也受到重创,从而牵连到QDII的收益。整个7月份,施罗德商品基金的净值跌幅达到9.64%,可以看出,投资者忧虑的环球经济放缓以及商品需求锐减,导致油价、农产品价格剧烈变化。该基金虽然大幅减仓了农产品,从45.2%调至33.4%,依然不能保住此前的收益。这一结果自然牵连了不少QDII的收益情况。
  理财产品收益未知
  或许有人会认为,只要和商品沾了边,理财产品的收益就一定好不了,可事实并非如此。除了QDII之外,借助其他渠道挂钩农产品的银行理财产品,受到的牵连却并不像一些媒体揣测的那么大。除了直接投资于海外基金的QDII产品可能因为持有基金而遭受直接损失,其他通过挂钩商品期货、股票和指数基金的理财产品,却不一定收益缩水。某国有银行理财产品研发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期货市场和指数产品均存在卖空机制,价格波动的结果未必是收益大缩水,相反可能使得波段操作的机会增多,此时,不同银行发行的同类理财产品收益将发生两极分化的趋势,或者盈利更多,或者亏损更大,结果现在还不明了。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正在发行或正在运行期的此类产品不下30多种,包括渣打银行、荷兰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数十家银行都发行过此类产品。由于这些理财产品一般都是与商品指数挂钩,例如渣打银行发行的投资瑞银彭博农产品超额回报指数产品、荷兰银行"抵御通胀系列"增强型罗氏农产品指数产品等,而指数型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具备买空卖空机制,因此所谓"挂钩标的一跌价,理财产品就跌价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期价的大幅变动,在形成较大亏损的可能性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同等幅度的盈利,关键点就在于机构的预判和操作。
  那么,此类理财产品的具体收益到底如何呢?从个别几只进入观察期的理财产品来看,收益略有缩水,但并未出现人们恐慌的零收益或负收益。民生银行发行的半年期挂钩黄金原油的美元结构性产品,挂钩标的为原油期货价格、伦敦金价格,该产品在2008年1月10日-2008年7月8日的6个观察日中,3个观察日的原油期货价格突破区间,产品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91%。这一收益虽然低于定期存款利率,但并未发生收益极具缩水的情况。
  专家分析,理财产品收益发生小幅缩水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商品期货价格的突然变化使得操作机构措手不及。
  由于在具体设立商品类理财产品时,有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灵活投资,因此期货价格往往不能直接左右收益。一位银行理财分析师告诉记者,现在不少银行采取和境外机构签订项目协议的方式,在协议中预设一个商品价格的变化区间,只要价格落在这个区间内,即可兑现预定的收益,"这样的协议,往往会考虑市场急剧波动的情况。"
  短期波动不足惧
  在这一轮商品价格变动中,虽然收益可能在短期内发生变化,但从长远来看,其影响却相当小。记者发现,挂钩各类金属制造等商品指数类理财产品,它们的投资年限一般都很长,普遍在两年,另外还有"超长服役"的案例,比如荷兰银行推出的两款"抵御通胀系列"增强型罗氏农产品指数挂钩产品,投资期限分别为6年和8年。
  "试想在一两个月发生的商品价格变化,是否会对一个5年甚至8年的理财产品产生绝对的影响呢?"某外资银行金融分析师认为,长期策略是这类产品的主要特点,尤其是一些直接投资于期货市场的产品,许多机构往往会采取空仓等待机会的方式进行操作,所以一个大跌并不会跌掉全部,很有可能是为接下来的"翻本"提供机会。(记者 陈珺)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