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理财取代"打新"
从7月14日到8月14日,一个月时间,建设银行密集推出18款信托类理财产品,总计发行规模65.80亿元。而近一个月时间,中信银行也发行了近20款信托理财产品。普益财富相关数据统计,2008年上半年,银行共发行信托类理财产品838款,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信贷资产类产品,这类产品在上半年共计发行了571款。
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招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279款,信托贷款类186款,占比67%;建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192款,其中信托贷款类160款;中信银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124款,信托贷款类107款。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信托类理财产品在今年的热度,该类产品已取代去年的打新产品,成为银行和投资者的新宠。
股市催热"信托行情"
股市的大幅下跌,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资金转向较低风险、较高收益的产品上。这时,常以贷款形式投向大型优质企业,且收益相对固定的信托类理财产品进入人们的视线。记者从几家销售信托类理财产品的银行获悉,2008年以来,信托理财产品销售情况比其他产品要好的多。
除了信托类产品的热销,票据型产品也开始受到投资人追捧。据了解,票据型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票据转贴现市场,用于购买已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或信用程度良好的企业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因此,收益稳定的票据型理财产品也颇得青睐。
从收益来看,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比去年的打新产品低了不少,但在如今,其收益已具有了不小的吸引力。建行这次推出的18款产品,均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5.73%,最低为3.96%;投资期限最长的364天,最短的只有20天。虽然想要战胜CPI还有一定的难度,但与目前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息相比,基本都能胜出。
投资风险仍需警惕
有信托理财专家表示,投资者目前关注短期信托理财产品是有理由的。首先,短期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较高,一个月或三个月的投资就能赎回,对一些从股市出来但仍对股票投资抱有信心的投资者来说,信托无疑是资金短期最好的避风港;其次,由于是短期,信托产品的投资方向会比较稳健,比如会投资在国债市场或货币市场,这些市场的风险性较小,可最大限度地规避当前资本市场的动荡。
不过该人士强调,即便是一向号称最稳定的信托产品,投资者也不可麻痹大意。以短期信托贷款类产品为例,这类产品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其实仍有不确定因素存在。
短期信托贷款类产品分为转让和贷款两种性质。转让类产品是银行和信托公司进行的某个债权转让行为;而纯贷款类产品是银行募集资金成立某个集合信托资金计划,并由信托公司向企业发放贷款。其中,银行起到的只是中介作用。前者是银行对授信企业通过评级等风险控制机制做出了一轮筛选后,再转让给信托公司的一个债权,比较稳定。但后一类纯贷款性质的信托贷款类产品可能就没有经过银行这一道坎,风险就比较高,需要投资者加以区分。
另外,除了不同期限产品的收益率有一定差别外,同一家银行的同期限此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会有差别,这是因为收益率的高低和银行由具体借款企业的贷款利率成本决定。
因此,投资者在对银行、信托公司做出评价时,对募集资金支持的借款企业也要做出一个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