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投资理财》版刊发了《股市没"底",养"基"如何不被"套"?》一文后,记者接到不少被深度"套"牢的基民的来电,咨询有关保本基金更详细的信息。
不少基民在电话中诉苦说:看别人赚钱就以为买基金没有风险,可是去年高位重仓买了基金后,由于未像炒股票那样设止损位,目前损失已达到50%左右。有的基民甚至称自己已患了严重的焦虑症,因为他们账面损失太大了。
南方避险增值基金经理蒋峰建议,在当前的"熊"市行情中,基民在投资组合中应配置一定比例的保本基金,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投资组合整体的低风险优势,从而有效降低本金不保的风险。
保本基金"进可攻、退可守"
不少基民来电询问,到底何为保本基金?据了解,保本基金是指在一定投资期限内(如3年或5年),对投资者所投资的本金提供100%或约定比例的保证的基金。
也就是说,基金投资者在投资期限到期日,至少可取回本金或约定的一定比例的本金,而同时,若基金运作成功,投资者还会得到额外收益。购买保本基金,有博取高收益的可能性,但即使投资不成功也能守住本金不损失的底线。
自2003年6月第一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增值成立以来,国内先后有7只保本基金成立,目前仅剩下4只。"保本基金的基本原理是按照保本机制对股票和债券(资讯,行情)的投资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在确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握潜在收益的机会,获得较高的预期收益。"南方避险增值基金经理蒋峰介绍说,他所管理的保本基金在衡量投资收益与风险之间的配比关系时,以力争保证投资者的本金安全为第一要旨,在此基础上为投资者争取较高的收益。
股市行情变幻莫测,如果保本基金最后没有能保本怎么办?为了保证投资者的本金绝对安全,目前保本基金都引入了第三方担保机制,实力雄厚的担保公司负责"保底"。比如南方避险增值基金就引入了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进行担保。
虽然国内基金净值大部分缩水,而购买保本基金的投资者则不必为本金担忧,他们的本金会毫发无损。
投资第一原则是保本
保证本金无疑是股神巴菲特最为推崇的交易定律。他曾提出投资应该遵循的三条"金科玉律":第一条,保住你的本金;第二条,保住你的本金;第三条,记住前两条。
操作上,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巴菲特总是在市场最亢奋、投资人最贪婪的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急流勇退。1968年5月,当美国股市一片狂热的时候,巴菲特却认为已经再也找不到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了,他卖出了几乎所有的股票并解散了公司。结果在1969年6月,股市大跌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只股票都比上年初下降了50%甚至更多。巴菲特因此躲过了一次灾难。
那些被深度套牢的基民现状怎样呢?根据公开的数据统计,2007年年中非货币开放式基金的总份额为11259亿份,而到今年6月30日已猛增到21067亿份,这说明截至今年上半年末,46.56%的基金份额高于目前的市场点位入市,近半数新入场投资者面临亏损。
光大银行郑州分行理财中心总经理助理郜晓莉指出,"不折本"往往是很多投资者的心理底线,尤其在股市高点冲着赚钱杀进去的新投资人,包括为数不少的拿退休金、透支信用卡炒基的人。"在当前国内市场不景气、房地产政策不明朗、物价上涨,各种复杂因素的情况下,保证本金安全在构建投资组合中较为重要"。(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