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2006年至2008年1月 投资火爆高峰期
查看完整版本:2006年至2008年1月 投资火爆高峰期
2008/9/25 2:07:33
  2006年之前,虽然各式各样的基金已经全部问世,但是基金销售却还是主要依靠政策性摊派。例如,主管基金发行的有关领导往往会让各个银行认领销售任务,各银行的行长自然要消化这些指标,从上至下按比例认购成为银行员工的一种职责。由于2005年基金普遍处于亏损状态,银行员工认购基金的热情主要来自于奖励返点。
  据了解,银行员工认购基金的最大返点比例曾达8%,也就是1.01元认购的新基金,只要3个月后净值在0.93元上方,银行人员便有利可图。而正是这些认购基金的银行工作人员,在2005年前支撑了基金净值,同时,他们也成为了2006年以后中国股市牛市的最大获利群体。2006年之后,股市开始走强,基金净值也逐渐回到1元上方,基金投资者开始赚钱,基金销售也从冷转热。截至2008年1月,基金销售已经异常火爆,投资者认购基金已经要按比例配售,投资者对基金的态度已经出现了180度大转弯。
  但是,基金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相当多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基金持股的流动性风险,而投资者却对基金获利存在过高预期及对基金风险处于忽略状态,这些因素都成为未来一个个风险点。虽然管理层明确要求基金销售过程中必须要提示投资风险,但是在基金宣传页上,很醒目的地方往往都是基金的过往业绩,而"风险"只是用很小的字号在很不起眼的角落,这就是当前绝大多数的"基金风险教育"。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