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遥
在股市中专家的作用究竟如何,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在美国,代表大市平均水平的先锋标普500指数基金,长期业绩超过大约80%的主动管理的股票共同基金;在前两年牛市优质基金稀缺时成立的费率更高的复制基金,业绩并不比母基金好;一些基金去年业绩排名前三,但是今年却是倒数;每年业绩前十的基金总在更换;今年大跌中,许多基金甚至跑输了基准。
从上面这些情况,大家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号称专家的基金也并不总是赢家。那么,我们投资理财中,只能靠自己,基金是我们的一个投资工具而已。因为盲目信任所谓的专家,许多基民今年亏损巨大。实际上,基金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专业理财,不是专家理财。基金公司在证券投资中只是比我们散户专业一点而已。这点彼得·林奇就说过:一个业余投资者只要动用3%的智力,投资回报率就能超过华尔街投资专家的平均业绩水平。基金在我们的投资中更多的作用是分散投资和资产配置的作用。这是针对散户资金量较小,不能广泛分散投资的缺陷来说的。
股市是一个不确定的市场,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投资方式,总存在着不确定性,基金也不能除外。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投资理财中更多是将基金看作一个资产配置的良好工具。如我们可以根据各人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配置不同股票投资比例的基金,即不同种类的基金,如股票型、债券型等。通过这种自身主动的配置,来化解市场的风险,提高同等风险下的收益水平。而一些媒体或基金公司片面宣传的长期持有基金的策略,也有其局限性。长期持有基金只有在长期来说股市总是上涨的情况下才有效。也就是说,如果在你投资的这段期间内,指数是下跌的话,不采取主动的管理,只是一味地信任"专家",长期持有基金,那你是仍不能得到收益的,还白白放掉了许多机会。
在投资理财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概率分析下的资产配置策略。如在连涨2年、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之后,下跌的概率更大(从上证年指数上分析,从没有连续3年上涨的)。这时进行一些适当的主动操作,如减少股票型基金仓位,增加现金或债券型基金持有,更为可取。同理,历史上也没有一年的上证指数年跌幅是大于50%的,在国外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少见的。从概率角度来看,这时增加股票仓位,赢的概率更大。从概率的角度来看,我相信,2008年上证年收盘指数一定会在2605点以上。在投资理财中,更多是需要理性,而不是盲目地信任专家,信自己,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