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预期收益卡脖 银行FOF等待戈多?
查看完整版本:预期收益卡脖 银行FOF等待戈多?
2008/9/25 1:24:35
  30%!50%!预期收益的叫卖声, 听上去无比美丽,却又无比虚幻,像阳光下的肥皂泡。
  今年以来,许多牛市中的肥皂泡们相继破裂,比如银行结构性产品的"零收益门"事件,再到如今的银行系之FOF们。
  根据本刊统计,银行FOF产品2008 最新一期的净值公布显示,33只银行FOF产品中,27只产品跌破净值,占比82%。其中5 只产品亏损幅度超过30%。分别为招行银行的金葵花招商精选(-31.47%)和" 金葵花"基金优选系列之"中投策略"理财计划(-36%)、光大银行的同盈五号产品3 号(-32.96%)、深发展的聚财宝07年2号基金精选(-33.84%)、深圳平安银行之盈丰理财0712(-31.71%)。
  不过,亦另有5只未跌破面值,表现最好的一只,是工商银行(,股吧)的"07年第一期增强型基金优选",其截至2008年7月3号净值为1.0565。
  然而,本刊根据公开资料统计,结果显示:银行系FOF 当初的预期收益十分惊人,其到期平均预期收益大多在25% 以上,其中招商银行(,股吧)的一款FOF 理财产品,其最高的预期收益为10%-50%。
  翻盘机会?
  按照价值投资的逻辑,倘若持有时间够长,尚且有翻盘机会。
  可惜,这种机会并不属于银行FOF。
  一方面,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银行FOF 绝大多数是在2007年下半年成立的,不久赶上股市的持续震荡和暴跌,这对其短期收益影响很大;另一方面,不同于券商集合理财中FOF 产品通常5 年的期限设计,银行FOF 产品期限通常都不超过2 年。
  一位券商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表示称,这类产品设计时主要考虑到是牛市环境,意图短期获利离场,因此其产品期限设计十分短,但没想到在熊市来的如此之快,"短期的期限设计,除非市场根本反转,否则大部分的银行FOF 几乎根本没有翻盘离场的可能。"
  根据本刊统计,作为存续期仅为一年的产品,比如招商银行发售的汇添富增利、招商金葵花之招商精选,兴业银行(,股吧)的07 年第(4、7 、10)期万利宝系列,最迟将在2008 年年底到期,但除兴业银行07 年第十期和08 年第三期万利宝仅亏损不到2% 之外,其他各产品累计收益亏损10%-34% 不等。
  其中:招商银行的金葵花招商精选, 该产品2007 年12 月10 日成立,存续期1 年,截至2008 年7月3 日跌幅为-31.47%,而该产品的预期收益为8%-40%;此外,深圳发展银行的聚财宝鸿运计划07年2 号基金精选,该产品的预期收益15%, 但其8 个月亏损高达33.84%。
  相比之下,存续期为两年期的产品境况稍稍乐观。
  比如光大银行的同盈五号产品2 号、工商银行的07 年第一期增强型基金优选,最新的累计收益分别为1.23%、5.65%,并且上述两款产品最低预期收益相对较低,分别为5% 和12%,这意味着在近一年半的时间尚且还有兑现预期收益之可能。
  但是,招商银行"金葵花"基金优选系列之"中投策略"理财计划最新一期的净值为0.64、对应的产品预期收益却为8%-40%;类似的是,平安银行的盈丰理财0712最新一期的净值0.6829,预期收益则为6%-26%,这两款产品都将在09 年到期年底结束。
  换言之,若要兑现8% 和6%的最低预期收益的承诺,必须在将近1 年半的时间实现40% 以上的正收益。
  这是否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生而不养
  虽然由银行发售,银行FOF之业绩并不由前者主宰。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银行FOF产品,其背后都是由国内的券商、基金公司或信托公司担任投资管理人,而商业银行所扮演的最主要角色,更多的是银行FOF 的发售。而在2007 年下半年,中信、招商、兴业等多家银行在其广泛的营销网络催化下,银行FOF 发行数量一举超越了券商FOF,成为国内FOF的最主要聚集地。
  据本刊统计,22 支还在运行的银行系FOF,有19 支产品投资顾问为券商,占比86.36%,另外3支招商银行的添富增利、兴业银行同盈五号产品3 号、农业银行的第十五期"本利丰"人民币理财基金精选型(FOF)产品分别是由汇添富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农银汇理基金担任投资管理人。
  这似乎意味着,投资管理人似乎应当为银行FOF 的逊色表现负责。
  但是,一位同时兼管券商和银行两系FOF 的券商资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称,在投资方面,投资管理人的运作并不会厚此薄彼。并且,通常投资顾问本身亦有部分自有资金介入其所管理的银行的FOF 产品中的。公开资料显示,华泰证券作为投资顾问的兴业银行的07 年第(四、七)期万利宝都各有1 亿的自有资金参与;此外,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类似,银行系FOF 投资顾问本身可以分到20% 左右的业绩报酬。
  他透露,银行系FOF 的产品设计大多是银行完成,比如如此高的预期收益,还有如此短的存续期限。
  " 这样的设计只适合牛市生存,"他说,"这导致银行FOF 的投资操作相当困难,比如存续时间短导致资产配置难以选择,因为好的基金可能短期收益并不好。"
  "相比之下,券商集合理财的投资期限(3 到5 年)更为合理。"他说。
  投资管理人玄机
  尽管如此,投资管理人因素仍旧不可忽视。
  实际上,较多涉足银行FOF领域的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都是国内较早推出FOF 集合理财产品的证券公司,其中招商证券是唯一家发行了2 只FOF 集合理财产品的券商,其已经到期清算的招商基金宝1 期由于其相对稳健的投资策略,使其成为进入熊市以来最抗跌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但招商基金宝2 期表现并不突出。
  此外,华泰紫金2 号和光大阳光2 号在本刊连续的跟踪中业绩一直名列前茅,在2008 年6 月统计中,这两只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分列券商FOF 的第一和第二名。
  本刊统计表明,在同一投资管理人的银行FOF 与券商的FOF,其同期的业绩大多类似(见表3)。比如华泰证券管理的三只FOF 产品,两只为银行系兴业银行的07 年第(四、七)期万利宝,另一只华泰紫金2 号为华泰证券自产自销。
  从收益来看,今年以来前者分别为-23.68%、-23.69, 后者华泰紫金2 号-17.67%,相差6 个百分点,并且同期三只产品的走势基本吻合,尤其是2008 年5 月以前。公开资料显示,这三只产品的投资范围均是国内依法公开发行的各类证券投资基金、新股以及中国证监会允许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
  不过,由于华泰证券的华泰紫金2 号成立时间较早,历经一轮牛市积累较厚的收益防护垫,其至今为止仍旧未有亏损。
  招商证券与华泰证券雷同,其管理的两系产品的同期投资差异不大。但光大证券管理的两只产品就有些蹊跷:其光大证券阳光2 号集合理财计划今年以来亏损超过25%,而其所管理的光大银行同盈五号产品2 号,同期亏损不到8%。
  公开资料显示,阳光2 号投资于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包括股票型、债券型和货币型等基金。而同赢五号产品2 号投资范围为国内依法公开发行的各类证券投资基金,新股申购、有价值的优质蓝筹股,闲置资金可投资于光大银行阳光理财T计划及银行存款等。
  光大证券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范振彤表示,这两只产品不仅投资期限不同,而且根本不是同一性质的产品,券商集合理财追求绝对收益仓位最低曾到30%,而同赢5号则不是,行情不好甚至可以空仓处理,所以不同的性质的产品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况且虽然两产品的投研小组一致,但投资经理却不同。
  至于其他几家券商,此前并没有发行过FOF 集合理财产品,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其热情,如中信银行(,股吧)的FOF 发行数量很大,且由中信信托和中信证券(,股吧)共同管理,两者均没有公开的FOF 集合理财产品经验可考。
  但是,本刊统计表明,同是2007 年9 月成立的华泰证券管理的07 年第四期万利宝、平安证券管理的盈丰理财0708,以及中信证券管理中信银行发售的基金计划5 号,华泰操盘的07 年第四期万利宝累计收益为-11.53%,而同期的中信证券的基金计划5 号收益则接近5%。(祝晓敏)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