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7月20日,在浙江电视台某频道新推出的一档购物节目中,一名叫禾力的砍价师,启动嘴皮子,用十分钟时间将一台3700多元售价的品牌空调砍至2600多元。
这是在民间已经热闹了大半年的"砍价会",第一次登台露脸。通过荧屏,砍价师的魅力,一下子刻进了观众心里。
浮出水面的职业砍价师
应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老话,如今帮人砍价也成了职业。
带领几百上千人,冲着商家薄利多销的心理,帮外行人挑战价格底线。职业"砍手"受到了消费者明星般的追捧。业内人士说,这份悄然兴起的职业,专业性极高,目前人才奇缺。
"砍"着"砍"着就成了"师"
禾力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职业砍手,而且现在这份工作还给了他很大的成就感。
砍价原本是他的业余爱好。这个留着精神短发的小伙子,已经有11年的从商经历了。他学的是市场营销,从1997年开始做各种销售业务,南来北往到处跑,保健品、食品、日化用品、电器和建筑材料,卖过的东西五花八门。
卖东西的时间长了,买东西也变得精明起来。禾力"砍价"的功夫在朋友圈里很出名。一次,朋友装修,买建材的过程非拉着禾力作陪。禾力陪着朋友一套房子装修下来,感觉建材销售整个"价格链"上存在较大的"水分"。普通消费者不谙业内行情,信息不对称,常常会花"冤枉钱"。从那时候开始,他萌发了抱团购物的念头。禾力和朋友商议开一个专业团购公司,以专业的形式组织团购,进行砍价。
禾力说,砍价师这个称呼,是网友的发明,过去他们被人叫做"团长",顾名思义,就是领着一团队的消费者讲价格的领头人。禾力说,自己虽然被称为"师",但是并没有所谓的职业资格认证。砍价师来自于各行各业,基本上是一群对销售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大多是从团购网内部发掘出来的人才。
砍价师为什么男多女少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讨价还价是女性所长,然而在砍价行业内,确是男多女少。禾力说,干这一行体力和脑力都消耗太大。
作为合力团购派的一名职业砍价师,禾力的工作日程是这样安排的:
平均每天花两个小时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平时一有时间就呆在装修建材市场、电器市场;每天都要与销售人员、经销商和供应商进行大量交谈。
晚上回家做笔记,整理出数据库,上网查询资料到深夜。
平均一个月2至3场团购销售会,每场基本3至4小时的时间里,与30位品牌的供应商砍价过超,他必须分秒不停地进行唇枪舌战,嘴不能歇,脑不能停,还要从头至尾保持高昂的斗志。这些都是对他们工作强度乃至专业资质的巨大考验。
砍价要砍得有艺术
禾力说,"专业创造价值"。砍价要砍得有理、砍得动情、还要砍得智慧,仅仅说"能不能再给我便宜些"是毫无用处的。了解产品定位、产品特性、价格利润组成,同类产品的竞争态势,以及产品其他衍生环节,包括售后服务等等,都是能不能砍下价格来的关键,这些就是砍价师的专业力量所在。
在一次团购砍价会上,禾力的"对手"是某品牌热水器的销售商。根据事先踩价获得的信息,几番周折,禾力砍出了非常理想的团购价格。原本2800元一台的热水器砍价后只卖2000元。禾力还想为消费者再多争取一些实惠。怎么办?"水分"已经差不多被挤干了,销售代表显然不肯再让步,双方僵持不下。当时,他灵机一动,想起销售商说过的一句话,"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是为了让在场的团购客户享受一回'体验之旅'。"既然是体验之旅,水电费总不应该让消费者来出吧!禾力提出由商家补贴消费者几个月的水电费。最后,商家面对如此新鲜大胆的提议,自然也不忍心说"不"了。
精打细算是一种时尚
夜幕降临,杭州某电器大卖场拉下了卷闸门。随着一天营业的结束,另一场更火爆的销售盛会却开始了。四百位等着参加团购会的消费者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过来,聚集在卖场。卖场工作人员忙着把销售价标签换成更加优惠的团购价。这个价格你看了或许会心动,但是,常常参加团购会、经验老到的消费者却毫不喜形于色。他们知道,再过一会儿,砍价师将会登场,带领大家砍出比这个团购价优惠许多的价格。
消费者俞小姐说,她装修房子时要买某品牌的一只抽水马桶,任凭她磨破嘴皮子,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却是一分钱的优惠都不给。第二次,她手拿着团购会上登记的团购号,来到门店,店里的销售人员却连多问一句都没有,只是登记了她的团购号,就给了几百元的让利。这次经历,让俞小姐从此迷上了团购活动。她说,自己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开始加入团购者的行列。俞小姐说,一些商品你明知有利润空间,但是如果单兵做战,商家是不会让利的,而且要想真正了解产品的质量,专业性又太强,自己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去做这些事,所以她很感谢那些专业的砍价师为自己购物时"保驾护航"。
正因为像俞小姐这样会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越来越多,团购网站也迅速发展起来,而且竟慢慢培育起"砍价师"这样一个新职业。目前,许多知名度较大的团购网站,有一半以上推出了职业砍价师服务。职业砍价师的出现,让低于市场价15%至30%的优惠价出现,这给传统卖场、专卖店带来了巨大压力,也使得"团购"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在团购网站和团购帖子的"省钱才是硬道理"的号召之下,小到图书、软件、玩具、家电、数码、手机、电脑等小商品,大到家居、建材、房产等价格不很透明的商品,都有消费者组团购买。不仅如此,团购还扩展到健康体检、保险、旅游、教育培训以及各类美容、健身、休闲等服务类领域。
花钱雇人"砍价"行得通吗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砍价师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今后,购物时请个职业砍价师陪同,帮自己砍价,不就既省去了麻烦,又省下了钱吗?
将来,砍价师会承接这样的个人购物业务吗?
对此禾力说,就砍价师目前的存在形式看,砍价师还是会在专业团购公司中担当重要角色,对于客户直接点单的形式,则受到精力、时间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局限,目前还没能将这一业务发展起来。而且,现在砍价靠的是团购薄利多销的特点,消费者越多越能压低价格,如果只是为单个消费者砍价,很容易破坏市场的销售秩序,此外,每个人要购买的商品五花八门,砍价师不可能什么商品都精通。这一发展模式还有待今后深入的探讨实践。(臧铯 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