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这场体育盛会除了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外,很多老百姓还寄希望于能带来实实在在的投资机会。理财产品、基金、藏品、保险……奥运期间都有哪些机会?我们将为您一一打探。
奥运会明日开幕,而去年购买的一款光大银行奥运理财产品也要到期,杨光逢人便笑称自己是 "双喜临门"。
去年8月中旬,他购买了一款光大银行推出的1年期"同升十二号"产品,该产品挂钩李宁、联想集团等奥运概念股,而这几只股票多为奥运赞助商或合作伙伴。
"当时我就考虑到这款产品正好是奥运期间到期,收益肯定不错。"杨光得意地说,根据计算公式,目前该产品的美元收益率约9%,人民币收益率约7%。"和很多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相比,收益算是相当可观啦。"
记者了解到,除光大银行外,中行、民生等也发行了多款奥运理财产品,部分产品收益率已达到之前的最高预期收益率。
2006年10月,中行推出首款美元挂钩奥运产品,挂钩中石化、中国移动和中国人保3只港股,期限1年3个月。产品今年1月31日到期时,客户拿到了8.75%的最高收益,折合年率为7%。
今年,中行又推出两款美元挂钩奥运焦点股票理财产品,挂钩股票包括中国网通、中石油、中国财险、中国国航、联想集团和青岛啤酒。据透露,其中一款奥运理财产品已到期并实现了最大收益。
奥运产品多挂钩奥运概念股
相关统计显示,去年以来,银行发行的"奥运理财产品",主要是与奥运概念股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且基本属于看涨方向。以光大银行1年期"同升十二号"为例,该产品前11个观察期内挂钩股票平均涨跌幅只有4个为负,而中行作为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其挂钩的3只股票在奥运前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由此可见,掘金奥运股的短期表现,是奥运理财产品谋取高收益的主要方式。
选产品不能光凭奥运概念
中国银行汉口分行CFP(注册理财规划师)喻丹认为,一些股票因奥运概念在短期内被大肆炒高,部分二级市场投资者可能会偏离对其基本面等因素的分析。银行和投资者不能只凭概念设计选择理财产品,而应关注投资标的质量以及产品设计的结构。
他提醒,相比一般的理财产品,概念性理财产品有一阵风效应,即热点持续时间短,理财产品期限短则半年,长则两年,很难分享热点带来的赚钱效应,因此,适合波段操作,并不适合长期投资。(记者 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