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两极分化
查看完整版本: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两极分化
2008/9/24 23:48:21
  今年以来,股市振荡加剧,银行理财产品一度陷入"负收益"、"零收益"风波。不过,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并未得到削减,而是将方向扭转到信贷类等稳健型产品以及获利较明显的商品类、利率类等产品上来,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收益两极分化的局面。但理财师提醒,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当前市场走势不明朗,"多看少动"仍是投资的最佳选择。
  信贷类:发行量最大 低收益低风险
  今年初以来,资产信贷类产品逐渐成为市场主角,发行量居各类理财产品首位,仅7月份,资产信贷类理财产品共发行219款,市场占比高达44.2%。
  资产信贷类产品主要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的方式,用于替换商业银行的存量贷款或向企业新发放贷款。从历史上看,该类产品一般都能达到预期收益率。不过,如果企业未及时、足额偿还贷款,产品收益率可能为零。
  从近期发行的资产信贷类产品来看,借款人多为大型国企甚至政府机构,如上周发行的49款资产信贷类产品中,有17款产品的借款人是能源企业及国有垄断企业,政府机构作为借款人的产品共有5款。
  不过,此类产品的收益一般只维持在4%~6%之间,如招行"金葵花"招银进宝信贷资产类系列产品,其235号、236号、237号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80%、5.00%和5.30%。
  商品类:投资价值高 但风险也高
  5月和6月,商品类产品在结构类产品中的投资价值连续高居榜首。上半年国际农产品、能源价格的走高,银行商品类理财产品的发行也开始扎堆。如招行"金葵花"产品与雷曼兄弟农产品指数挂钩,中行"澳视群雄五谷丰登"澳元产品挂钩于国际大豆、白糖等期货价格,荷兰银行也推出挂钩原油期货的澳元产品。
  同时,挂钩水污染指数、气候指数等新的银行理财产品也不断问世,此类产品一般不保本,但多款产品收益维持在10%以上,如6月19日,东亚银行一款挂钩原油、铜、黄金、大豆、小麦和猪肉6种商品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提前赎回,实际收益率为15.25%。
  "由于商品类产品价格难以把握,尤其是金属类商品,风险较高,农作物价格尚有规律可循,风险相对较低一些。不过,目前收益越高的产品,未来风险也越大,投资者应谨慎介入。"理财师林丽萍提醒投资者。
  股票类:收益近乎零 走势不明朗
  近期,某银行最新发布的"聚汇宝"系列理财产品到期公告显示,4款到期的产品中有3款产品收益为零。昨日,其"聚财宝"腾越计划08年4号基金组合人民币理财产品公告显示,截至7月31日,该产品实现了1.07%的年化收益率,并将于8月5日开放赎回,赎回费为赎回财产净值的0.15%,收益几近为零。
  林丽萍表示,一些所谓零收益的产品,其实际收益率其实为负,因为有保本设置,为了向投资者退回本金,银行不得不自行承担一部分损失。
  同时,投资于海外市场的QDII产品也因次贷危机更成烫手山芋。截至7月24号,仅有20款QDII理财产品是正收益,其余171款QDII理财产品跌破净值,仍有近九成的QDII理财产品处于亏损状态。
  林丽萍提醒投资者,在当前投资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应以选择债券类、信贷类等低风险产品为主,关注产品是否保本,如果选择股票类产品,尽量避免投入全部资金,"多看少动"是当前投资的最佳选择。(记者 乔倩倩)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