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8/9/24 23:41:56
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稳步而迅猛,从1月份略超300款,到本月接近500款。近几个月,媒体和投资者的关注焦点在不停转换,从零收益结构性产品,到QDII产品全线亏损,再到信贷资产理财产品的存在问题,等等。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不管是业界,还是投资者,甚至是媒体,大家开始学着理性地看待这个市场,银行理财产品从神坛走下,光芒褪尽之后,真正被人们当成有风险的金融产品来对待。
本月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受资本市场调整和零收益事件影响,结构型理财产品发行大跌;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和市场占比继续大幅增加;尽管面临较明显的通货膨胀,但一段时间以来央行始终未有加息动作,因此市场对于短期化产品更为青睐;信贷资产理财产品依然是市场主角,除非监管层有明显政策出台,否则此类产品会在今年年内继续风靡。
本周发行49款信贷资产理财产品
根据普益财富网的不完全统计,上周(2008年7月25日至31日,下同)各家银行总共发行了49款信贷资产理财产品,比前一周42款的发行数稍多。其中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发行了30款和15款,在各家银行中名列前茅。之前发行量较大的中信银行上周转为发行票据理财产品。
本周透露借款人的此类理财产品中,有17款产品的借款人是能源企业及国有垄断企业;政府机构作为借款人的产品共有5款,信用主体都是各省的交通厅。
上周获得担保的此类理财产品仅有2款。一款由光大银行发行,借款人为内蒙古交通厅,该笔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担保;另一款由工商银行发行,依然用工商银行提供备用贷款这种打政策擦边球的方式进行担保。
除以上两类信用等级较高及有担保的产品外,还有一些产品的借款人是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的信用等级也比较高,因此产品的信用风险也比较小。
本周发行的信贷资产理财产品,稍微有些新意的是招商银行发行的信贷资产爱心系列理财产品,该产品将以理财产品的名义,把相当于1.2%本金的收益捐赠给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用于"5·12"四川地震灾区的学校援建项目,这是又一款带有公益性质的理财产品。
信托贷款理财产品受追捧
今年5月,银监会明令禁止商业银行为融资性信托提供担保。此后,各大商业银行均对外声称,已停止开办银行担保融资性信托业务。但是,"银监会叫停商业银行担保融资性信托"事件并未在短期内影响该类产品的发行,相反,以提高存款准备金为政策工具的紧缩货币政策,促使商业银行扩大了该类产品的发行规模和速度。
可以肯定的是,7月以来各家银行发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热情没有丝毫减退,反而在不断加大推出力度。截至7月17号,市场上新发行了121款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
相对于市场传闻多家银行取消了此类产品的担保,我们更希望客观看待事实。事实就是,不少银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从来就没有加入过担保要素。
对于那些确实需要"担保"之类的方式提高信用等级、增强投资者信心的产品而言,即使叫停银行担保,此类产品也会转而寻求其它方式。目前新出现的担保方式包括信用主体和关联企业以各种信用、实物、土地使用权等进行担保,甚至政府机构也参与到担保当中。
对于坊间传言的叫停国开行担保的事情,实际是不可信的。因为目前国开行并没有停止对信托项目的担保业务,最新的7月15号北京银行发行的一款向基础设施建设发放贷款的理财产品仍然由国开行担保偿还本息。(证券日报 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