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周姝妤曾几何时,一句"跑不赢刘翔,也要跑赢CPI"的调侃,透露出多少人对通货膨胀的担心及投资理财的紧迫感。今年,在中国股市剧烈震荡,CPI增幅高居不下的双重压力下,通过什么方式能跑赢CPI,如何坚守有限的资产,防止缩水,成为百姓日益关注的话题。
理财案例:
去年,在储蓄持续往股市"搬家"的热潮中,张先生把自己工作几年攒下来的20多万全部放进了股市,如今,他的证券账户上绿油油的一片。刚一"下水"便被上蹿下跌的股市呛坏了,张先生决定马上上岸以求自保。
望着手中仅剩的10万元积蓄,张先生为难了:我这仅有的10万元,应该如何来投资?尤其是像今年这样的情况,CPI依然高企,但股市不敢进、基金不敢投、连房子也不敢买。到底要通过什么方式能跑赢CPI,捍卫自己的钱包呢?
2008年,人们才真正面临着为减少损失而不得不冒风险投资的困境和抉择,"不投资是等损失,投资则是找损失。"每个人都将面临着这种两难选择。"战胜通胀"将成为人们投资的主要口号。而在人们缺少有效投资手段的情况下,收益的多少已经不是首选的标准,在投资的时候,更多的投资者把风险大小当作投资的首先考虑前提。
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认为:"中国的股市再上6000点将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想通过股票和基金组合的方式跑赢CPI,从目前状况看,基本不太可能。所以如果你现在有闲钱,存入银行还能够保本,若你不甘心,要去做股票的话,市场会告诉你什么才是真理。"民生银行理财师蔡潼分析认为,在目前股市短期趋势无法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除了观望外还要寻求资金闲置的避风港。"保本保收益类产品收益高于活期存款,而且期限灵活以待股市反弹,是不错的选择,比如光大银行阳光理财T计划,年收益率3.3%,8天就回笼资金;民生银行的保得产品4号,期限1月,年收益率3.2%;招商银行的"招银进宝"票据理财产品,56天的期限,年收益率能达到4.4%等等。这些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在当前最受投资者欢迎。"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表示,首先应该拿相当于1--2个月工资的资金存在银行,以应对流动性的风险;其次,购买一些纯保障型的保险,比如人寿险、医疗险、财险等,锁定风险;但不建议客户买投资型保险,他认为这类产品流动性比较差,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配置。
对于追求稳妥的客户,他建议投资者考虑银行稳健型理财产品。目前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相当可观,比如重庆银行的一款收益8.8%的信贷资产的理财产品,深圳平安收益能达到7.5%的理财产品,不过成都暂时还没有这么高收益的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王群航认为:"在今年,理财产品收益要跑赢CPI,很难。偏股型基金肯定不是首选。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债券型基金应该成为应对目前行情的一种理财选择。购买债券型基金时,应挑选非纯债的,只做一级市场的,并且持有新股时间比较短的基金品种,使风险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