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利率一再提高 纯养老险不如储蓄
查看完整版本:利率一再提高 纯养老险不如储蓄
2008/9/24 22:31:42
  养老正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价指数,单纯依靠社保显然已无法满足退休后的生活需求,是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商业养老险作为一种养老补充。但目前各家保险公司推出的养老险林林总总,而且新老花样甚多,使得客户在选择上颇费思量。
  养老险是在客户到达一定年龄时(一般为退休年龄),开始定期向客户发放养老金的保险产品。与出现意外或疾病作为理赔标准的意外险、重疾险不同,养老险是基于剩余寿命的不确定性而设计的,说得通俗点就是保障被保险人"活得太长而没有持续收入"的保险,因此被视为个人养老规划的"黄金"商品。
  目前市场上的养老险主要分为两大类:定期定额领取的纯养老险以及附带投资功能的养老险。专家指出,在如今加息预期不变以及利率偏高的形势下,选择定期定额的纯养老险从最终领取的养老金所得来看,可能并不如银行定期储蓄。
  太平洋人寿客服部经理冯嘉亮表示,养老险从本质上看其实就是一种长期储蓄险种。养老险和银行储蓄相比,其特点在于起到一个强制储蓄的作用。养老险是客户按期缴付保险费,到特定年限时按照约定的领取方式、领取年限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注定了客户每年(月)要准备一笔固定的资金进行缴费。
  而且客户在购买养老险后,想让保单变现,仅有两种方式:一是向有关银行申请保单质押贷款;二是退保。然而,通过保单现金价值申请质押贷款额有限,退保又会遭遇较大的经济损失,其较差的流动性决定了养老险拥有了长期的强制储蓄功能。
  但是客户购买养老险,从开始缴费到领取养老金,时间跨度可能相隔10年、2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这期间不得不考虑投入保费与领取养老险的收益关系乃至通货膨胀的风险。一直以来,包括养老险在内的人身险预定利率维持在2.5%,这在低利率时代有着一定的竞争力,但如今银行利率一再提升,三年期定期利率超过3.3%,而大部分现有养老险年收益率普遍在2.3%左右,在收益上不敌银行储蓄,更不要说抵御通胀风险了。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出于抵御通胀的风险,近年来,市场上开始涌现一些增额型的养老险。这类产品规定,养老年金领取可以按事先约定的固定比例递增。例如,某产品约定被保险人65岁后每月可领取年金:第一年每月领取基本保费的1%,以后每年递增前一年的5%。这样的领取方式稍显灵活,值得关注。
  总体而言,对于购买不附加任何投资的纯保障型养老险而言,其收益优势已经随着央行的数次加息消失殆尽。如果客户能以良好的心态保持每月定期往银行存款的话,这样的储蓄功能已经超越了纯养老险的养老功能。养老险产品预定利率仍固守原样的话,其产品竞争力将日益锐减。(杭吟时)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