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债成为抢手货企业债收益攀高债券基金发行火爆
近期到银行买债券的投资者开始增多。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关键词分别描述2007年和今年以来的个人理财市场,可能最贴切的选择是"股"和"债"。2007年,股指几乎增高了一倍,投资股票年收益率超过一倍的大有人在。今年以来,股指腰斩,但持续两年低迷的债市则一枝独秀,成了人们投资的新宠。不仅国债销售火爆,而且企业债也受到追捧,以债券投资为对象的基金及银行理财产品也相当畅销。
国债销售热度持续不减
去年,国债销售十分冷清,买国债和做定期存款一样,被股民看成"有点傻"。但今年初以来,人们对国债的热情与时俱增。"近几期国债销售,首日排长队,销售额大增成了惯例;不仅三年期国债俏,五年期国债也成了抢手货。"一家深圳银行的理财经理感叹说。
上月10日,商业银行启动了2008年凭证式(三期)国债的发行,首日各行发行情况都相当好。像华夏银行深圳分行在首日就几乎卖完了全部国债额度。总额度较大的几家大行也在一周左右基本售完。
据财政部公告,2008年凭证式(四期)国债将在2008年8月1日至8月10日间发行。业内人士分析,国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资金安全性高;回报也超过同期定期存款。如第四期凭证式国债3年期票面年利率5.74%;5年期票面年利率6.34%。相应的同期定存利率分别为5.40%和5.85%,国债收益同比多出6%-8%,加上国债收益免交5%的利息税,与同期定存相比,购买国债持有到期回报可高出10%以上。在当前股市走向仍不明朗的背景下,第四期国债热销可期。
不过,国债的流动性较差,多为三年期和五年期,甚至更长;不少国债品种规定买后半年内不得兑现,有的虽然规定可提前兑现,但不支付利率或支付极低的利率,且需交纳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如果市民手头急需用钱,就不适宜买国债。
企业债高利率品种现身
在当前货币从紧的政策背景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宏观调控影响大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偏紧,融资冲动强烈。在向银行借款,从股市融资变难的情况下,以较高利率发行企业债是一个重要选择。加上,政策面也有促成企业债发行提速的意向,因此,近期出现了企业债密集发行,投资收益水涨船高的局面。
据统计,近期有万科、保利、新湖中宝、北辰实业、中国石油等公司发行了企业债或宣布发行企业债,从发行利率看,有逐步提高的趋势。去年,企业债发行对象信用级别大多十分良好,票面利率水平相差不大,企业债的年利率一般都在4.5%到5.5%之间。今年以来,企业债发行提速,虽然银行或大企业集团担保的企业债占主体,但已经开始尝试让少数信用等级一般的无担保企业债亮相市场。为融资成功,一些房地产企业提高了企业债利率,从7%至8%不等。上月正式上市的"08新湖债"是上海证交所首只无担保信用债券--公司债,票面利率高达9%,创下目前市场企业债券利率的新高,比一季度深交所发行首只的无担保信用债券--中联重科公司债券的6.5%的年利率,高出近40%。"08新湖债"网上发行17分钟,9亿元额度即告售罄。
专业人士介绍,随着企业债发行和交易的逐步市场化,企业债的发行利率水平的差异将大大增加。
在如何选择企业债方面,专业人士提供的建议是,投资者购买企业债券时,应将收益率高的券种作为首选;如果几个券种的收益率和期限相差不大,投资者应该优先选择银行担保的债券;顺势而为,在债市大幅走强的时候投资企业债将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收益。
债券基金发行量暴增
债券基金也是人们进行涉债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债券基金是以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包括偏债和纯债两类。在单边牛市时期,年收益20%出头的债券基金不敌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投资者纷纷弃债投股。
今年以来,情况大变。前7个月,证监会已经批出了18只债券型基金。天相投顾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成立的债券型基金募集总额为586亿元,而去年成立的债券型基金总份额才只有61亿元。今年以来债基发行只数已是去年的9倍,同时募资规模也增长了8倍之多。
天相投资统计还显示,上半年,上证指数跌幅近50%,而同期国债指数上涨2.25%,企业债指数上涨4.33%,大大强于上证指数。
专业人士认为,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压力下,经历了连续两年低回报的债券市场,今年以来开始出现反转势头。受益于2004年以来央行连续8次加息,债券的利息率也因此获得了大幅提升。预期中的GDP增长减速以及通胀率的回落将为债市表现提供基本面的支持,未来两年的债市很可能面临很好的投资机会。
专家提醒
债券产品并非完全没风险
因高位发行QDII产品和批量出现零收益、负收益产品而受到指责的银行正在大步回归稳健理财的轨道。其突出表现是大量推出期限短、收益稳的债券理财产品。而市场则以持续不断的购买热情作出了响应与认同。
近期工行、招行、深发展、华夏银行等均推出了债券类、涉债类理财产品。它们的共同的特点是主要投资于国债、银行票据、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债。
据介绍,以国债、央票、银行票据、企业债等为投资对象的银行理财产品均为收益稳健、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产品,预期年化收益随着风险的升降而从3.2%至8%不等。
银行人士提醒,国债、央票安全性最高,但相关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低;而企业债,特别是无担保、非银行担保企业债收益较高,但风险相对也较高。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产品的风险与收益间进行比较和选择。
相关链接
上周债市缩量微涨
公开市场转为净投放
上周债市呈现缩量微涨的态势,企业债走势好于国债市场。在公开市场上,央行投放现金100亿元,一改前两周净回笼的操作。
数据显示,上周上证国债指数收于113.48点,微涨0.07点。成交额10.25亿元,成交量较上周有所减少。
上证企债指数上涨0.25点,收于118.18点。成交金额15.76亿元,与上周比较呈缩量上涨走势。
天治天得利基金经理贺云表示,企业债市场走势依然好于国债,主要是由于最近新发公司债行情对企业债的上涨起了一定作用。此外,短期加息预期的减弱,使债市上涨的局面得以维系。但由于长期内加息预期的存在,使得市场交投难以活跃。
上周财政部价格招标发行6个月期国债,招标利率为3.4066%,边际中标利率达到3.60%。
目前二级市场6个月期国债收益率在3.25%至3.3%之间,期限1年以下的国债需求主要来自商业银行。汇丰晋信基金指出,虽然目前债券市场整体资金面较为宽松,但商业银行的资金并不充裕,这直接导致了此次国债发行中标收益率高于二级市场水平。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上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投放资金100亿元,一改前两周净回笼的操作。其中,3个月期票据发行收益率继续持平为3.3978%。6个月期票据发行收益率为3.6969%,该收益率水平连续第二周与前一周持平。业内认为,央行稳定央票发行利率的做法显示了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上周全国商业银行在质押式回购市场净融出资金规模占比再度回落至三成以下,仅为180.21亿元。由于西仪股份和浙富股份的网上申购,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则止跌回升。银行系资金净融出减少体现了商业银行目前资金面偏紧,未来资金价格可能略升。
贺云认为,由于本周新股发行的影响,预计市场会维持小幅盘整格局,短期债券品种继续保持活跃,长期债券品种相对清淡。(记者 谭建伟 陶俊洁 赵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