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股放出天量 或是汇金入场
汇金增持或在本周见分晓 入市资金最高2000亿
汇金增持时间所剩无几 不增持将影响人气
相关:
汇金是平准吗
汇金注资影响更多体现在心理层面
三大银行股放出天量 或是汇金入场
网站9月23日讯 汇金公司拟买入的三家银行股今日出现巨量成交,截止发稿中国银行报3.70元,股价不涨不跌,换手率达到2.54%,建设银行报4.61元,换手率达到4.58%,工商银行报4.23元,涨1.44%,换手率高达4.45%。
三行买入机构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如果盘后显示汇金公司今日买入,明日市场可能继续大涨,如果显示一般投资者追高放量,市场可能再现调整。
有市场人士分析,周二三大银行股出现如此之大的成交,特别是工行,值得重点关注。根据LEVEL-2显示,下档单笔四位数以上的买单巨大,显示接盘的实力异常雄厚,并非一般个人投资者所为。联系到近日的消息面,不排除汇金公司开始入场买股的可能。#JRJ分页符#
汇金增持或在本周见分晓 入市资金最高2000亿
新京报讯 (记者苏曼丽 冯一萌)银行股昨日再度上演全线涨停,但汇金公司意欲增持的三只走势有别于其余银行股。在汇金增持预期的影响下,昨日3银行股开盘即封于涨停位置。而由于交易所股东增持细则的限制,预计汇金在本周内将有增持行动。
三大行买盘巨大
昨日中行、工行和建行三只股票全日封于涨停,工行、建行收盘时买盘堆积至上百万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汇金公司买入股票的时间点只有开盘集合竞价,以及上午下滑的一小时内。但直至昨日晚间,三家银行均未披露汇金增持事项。
有报道称,汇金动用入市的资金将最多高达2000亿元,从目前三大行的流通股本看,汇金公司对三大行的增持幅度应该会控制在流通股本的10%范围内,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过大,将导致股价大幅波动。根据上周末的收盘价计算,三大行的合计流通市值约1000余亿元,因此推算汇金公司投入的资金在100亿人民币左右。
交易所规则限定增持时间
另外,汇金公司增持三大行的时间上也有限制。证监会在此前放宽了大股东增持的限制,2%以下由事前申请改为申请豁免。但在具体的实施上,交易所规定有较详细的规则,即增持后续详细披露。另外,业绩敏感时期,如定期披露前30日内,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前10日内不得增持。
根据这条规则可知,由于上市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将在10月31日之前披露,因此即使三家银行在10月31日披露,留给汇金公司的增持时间也仅仅剩下本周而已。
对于增持银行股带来的作用,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龚方雄说,中国在过去18年中,一直都是出售国有公司股份或将其国有公司的股份上市。汇金增持的举措将有力平衡非流通革所产生的非流通股“解禁”带来的股份的供应增加。#JRJ分页符#
汇金增持时间所剩无几 不增持将影响人气
分析人士认为汇金不增持将影响人气,昨日股市成交暴增已显分歧严重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鹤鸣)继上周五救市刺激股市全线涨停后,周一沪深股市高开高走随后冲高回落,最终沪指涨幅7.77%;深成指涨幅4.40%。两市总成交超过1600亿元,比上周五股劲增近1.5倍,为“4.24行情”以来交易量最高。
部分分析人士担心,过高的成交量已消耗市场做多热情,而过快上涨的股市可能压缩本轮反弹行情的时间和空间,加之汇金入市表态后迟迟未见出手,股市在国庆节前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沪指放量大涨重上2200
在全球各国步入集体“救市进行时”的背景下,沪深股市周一依然延续着上周五的疯狂。早盘两市大幅高开8%让沪指直接站上了2200点,沪指盘中迅速摸高2269.73点涨幅达到9.38%,几乎再次上演股指涨停的奇迹。
不过大量卖单在此刻涌出,此前千余个涨停板被汹涌的抛盘一个接一个砸开,市场成交量快速放大,而股指也冲高回落一度探底至2164.80点。多空双方在2200点关口附近展开激烈争夺,其中中石油、工行等权重股盘中多次涨停又多次被打开。
午后,股再次集体涨停,权重股尾盘再次飙升,最终沪指收报2236.41点,涨幅7.77%;而由于股票出现分化,深成指昨天涨幅只有4.40%,表现明显弱于沪市。
从昨天盘面上看,两市出现久违的“二八现象”,权重股集体表现强劲,金融、煤炭板块个股全线涨停,第一权重中石油连续第2个交易日涨停,而成交量和换手率均创下近期新高。与此相对,中小板昨天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化迹象。
市场暴涨掩护小非出逃
针对昨天的行情表现,银河证券分析师吕喆与英大证券李大霄均认为成交量过大,由此过多消耗了市场做多的力量,同时也显示出场内资金出逃意愿强烈。吕喆认为,昨天抛售股票的主要应该是此前抄底2000点的短期投机资金,以及一些套牢盘的逢高解套,此外,部分小非借股市反弹而加速抛售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其中上周五限售解禁流通的北京银行尽管昨天再次涨停,但成交量却达到周五时的3倍,小非出逃嫌疑最大。
吕喆表示,2个交易日股指涨幅接近18%,短期上涨过快可能导致市场做多力量被过快消耗,股指反弹的空间和时间都可能因素受到影响。
汇金增持尚未明朗
英大证券所所长李大霄则认为,汇金只进行的非正式的表态,而对增持三大行的具体价格、时间、数量等均没有公布,不排除其目前仍没有实际行动的可能。#JRJ分页符#
汇金是平准基金吗
尽管许多人都把中央汇金当成了平准基金,其实,至少就眼前来看,这一判断跟实情尚有很大距离。虽然就银行股的金融地位及其在股市所占权重而言,中央汇金入市不无救市的杠杆意义,但中央汇金出手所救的如果只是工、中、建三大重点国有金融机构而并非整个股市,其救市的作用就不免有着较大的局限,市场的整体反弹高度及其持续性亦将大受影响。
中央汇金虽然名为中国投资公司全资子公司,但早在有中投设立之前,就已动用国家储备和部分财政资金注资于国有银行弥补历史亏损并改制上市,并由此持有重点金融企业的控股股权,代表国务院行使股东权利,素有“金融国资委之称”。中央汇金公司的双重身份,让人联想到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当年用于救市的千亿外汇储备。在广大投资者的心目中,拥有1.5万亿资产的中央汇金,完全可以成为救市的平准基金,既可救上市银行,又可救整个股市。可惜的是,现在看来,这不过是对平准基金思念过切的人们一厢情愿。
首先,中央汇金自主购入工、中、建三家银行股票,其目的说得很清楚,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大而言之,救金融的直接意味重于救股市;小而言之,则不过是作为上市银行主要控股股东份属当为的增持行为。而为了狙击国际对冲基金,当年,香港特区则是先进入股票现货与市场,最终稳定了金融市场。
其次,香港超过10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入市购买的,是恒生指数成分股的一篮子股票,其推升指数并稳定大盘的作用是直接的,同时也是可控的;而中央汇金所购入的银行股,虽然引起所占较大权重而客观上具有一定的控盘作用,但独木不成林,其他水涨船高的股票在没有后续买单和利好支持的情况下势必率先回落,最终令短暂的强行针刺激效应化为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