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万隆-万隆网
提要:18日晚国资委支持央企的表态,让A股市场颇有绝地逢生之感,而香港国企股自然也不敢人后,19日当日从快速下跌的恐慌气氛中逆转,收盘上涨15%。央企回购的表态究竟对市场有多大支撑力度,而又有哪些回购类股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呢?
一、回购是强心剂?
央企回购无疑是一重大利好,如果这种情况能够越来越普遍并蔓延开来,那么不但是大非减持已经不再令人担忧,就是小非的抛售行为和压力也会因此得到遏制。
实际上作为市场中的主体,市场稳定对央企大股东意义最为重大,而国资无疑是A股市场的最大既得利益者。我们看到,当前不但是国资委表态,地方政府诸如重庆国资委、上海国资委也纷纷表态不减持甚至于增持。而正如官方表态,回购可能不仅限于央企,实际上也包含地方国资企业。我们万隆证券网发现,本周末又有安徽合力、海信电器等五家企业发布增持。
当然当前也有对回购质疑的声音,大股东回购将如何展开,那么上市公司将成为回购目标,央企回购是否只是一个炒作的题材,汇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回购股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让回购题材的前景显得不那么明朗。而我们认为,如果紧缩能够进一步放宽,信贷能够放松,央企在回购资金上的瓶颈能够解决,那么遏制大股东回购的最大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迎刃而解。这也可能正是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所说的,央企回购希望得到金融方面支持的确切含义。
更重要的是,这种回购潮会不会蔓延开来,成为扭转市场格局的关键。
二、关注哪些回购题材
我们认为,当前阶段应主要关注央企回购的方向,而其它有回购价值的也应逐步纳入我们的视野。回购的基础无疑是股价被低估,而控股权等方面的因素也可能成为刺激回购的重要要素,按眼光去发掘低估的上市公司有很重大意义。
1、被低估是基础
正如国务院发展中心企业研究所所说,回购是否能推广开来并不一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回购,尤其是并不是所有的300家央企都是过分低估的。而正如本栏目所言,从产业资本的眼光出发去发掘被低估的上市公司,是未来几年内投资者能够获取收益的关键。
截至2007年底,中央企业在沪市挂牌的上市公司是179家,深市主板中央企业下属上市公司是120家。300多家中央企业所属上市公司,占沪深两市1658家总数的18.09%。而这其中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等一些由于市场低迷和投资者恐慌,其股价甚至于已经接近净资产,应是我们关注重点的领域。尤其是景气周期处于低谷或者相对较为低迷、市净率不高的比如钢铁行业。
2、现金充裕、控制权等等都是参考指标
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充裕,而属于国家要保持控股权比如国家保持绝对控制的七大行业、40家央企级上市公司,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所在。
三、综合央企整合题材考虑
实际上,后国资委将加大央企整合力度的表态是和国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管理层换届以及央企本身发展需要等密切相关的,而在央企整合过程中,往往可能会和增持回购等资本运作行为相互配合。
首先,央企整合往往容易刺激相关上市公司外延性扩张,上市公司的动态产业价值快速提升,这一点上市公司大股东自然非常清楚。所以,央企整合在某种程度上往往符合动态低估的标准,可能成为大股东重点增持目标。
其次,在市场信心恢复以后,央企整合往往成为投资者愿意追捧的对象。而作为掌握信息和筹码优势的大股东来说,这样一个绝佳的资本运作机会,是不太可能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