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机构提供的研究报告,2008年上半年共有53家商业银行发行2165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估计超过9100亿元;而去年全年47家银行发行的产品数量为2453款,总销量为8190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已接近和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量、规模。专家表示,在资本市场持续弱势下,银行理财产品凭借稳健、多样化的优势而受到投资者追捧,实际上饰演了"资金避风港"的角色。
"纵观2008年上半年,在A股指数被腰斩、公募基金市值缩水8000亿元、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也陷入困境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取得了巨大发展。"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专家对今年银行理财产品中期业绩给予了相当正面的肯定。
根据该机构提供的研究报告,2008年上半年共有53家商业银行发行2165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估计超过9100亿元;而去年全年47家银行发行的产品数量为2453款,总销量为8190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就已经接近和超过去年全年的数量、规模。这一迅猛发展趋势从商业银行披露的数据中得到证实。记者从招行了解到,截至6月上旬,该行发行理财产品超过240只,销量折合人民币约1750亿元,与2007年同比增长约424%。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样的成绩表现是在资本市场深幅回调、前期理财产品屡遭负面新闻曝光以及经历4月份严厉"监管风暴"之后取得的,因此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这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银行理财产品在我国的广阔前景。此外,专家也表示,在资本市场持续弱势下,银行理财产品凭借稳健、多样化的优势而受到投资者追捧,实际上饰演了"资金避风港"的角色。
根据该专业人士的分析研究,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紧缩货币政策以及A股市场深度下挫等宏观层面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今年以来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如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使得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上升,而美元理财产品占比不断下降;通胀压力加大造成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走俏;银行信贷紧缩带来信贷资产类产品的升温;A股由"牛"转"熊",让新股申购产品从辉煌走向黯淡,甚至几近消失……尽管理财产品变化多端,但却"总有一款适合你"。这种灵活、多样化特点,尤其是在动荡市场中追求稳健的作风,很受投资者青睐。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比较多地发行稳健型产品,这既是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需求使然,也是商业银行根据以往教训做出的主动调整。"一位股份制银行个金部负责人表示。据统计,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虽以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为主,但由于此类产品中包含了大量投资于信贷和票据资产、债券和货币市场的理财产品,实际风险较低,且根据以往数据分析,这类产品到期都实现了预期收益,因此业内人士一般将其与保证收益型产品合称为稳健型产品。根据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的统计,上半年商业银行发行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市场占比达到73%。这表明,稳健是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的主旋律。
回顾过去6个月理财市场的风雨起落,有两件事对理财产品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一是年初有关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负收益,一款QDII产品被迫清盘的负面消息,使得一度被热捧的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另外就是4月份开始,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理财市场不规范行为进行整顿,即所谓"监管风暴"。不过,这两大事件并没有造成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大幅减少,但却对此后产品风格走向、理财市场回归理性以及发行机构规范自身行为,带来了重大影响。
经过一番风雨洗礼,目前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一项共识,即银行理财产品应主要定位于稳健型产品,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更不能盲目地与基金、信托产品"叫板"。据称,某家曾以高预期收益率为卖点的银行,在其理财产品给客户造成巨额损失后,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反思,并公开表示,今后该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将不再"跟风"和"冒险",其稳健型产品占比将达到80%以上。此外,银行也普遍意识到以往在产品销售中的不当行为,更加重视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以及产品的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强调"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比如各行纷纷加强了对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评估和分析工作,将产品与客户做适合度的匹配,同时弱化了有关预期收益的宣传,并对产品进行全流程管理和信息披露。
另一方面,投资者也从对他人投资行为的盲从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狂热中,逐步变得理性和成熟起来。以往那种"既要保本又要高收益"的不切实际想法,已经被"稳中求进"所取代。实际上,从各家银行已公布收益的515款浮动收益产品看,63.3%的产品实现了预期最高收益率,9.1%的产品实际收益率高于预期最高收益率。"如果剩余未公布收益的237款浮动收益产品表现类似的话,上半年将有超过70%的产品实现了预期收益,整体表现良好。"西南财大理财与信托研究所的专家表示。从中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弱势下的资金避风港,投资价值还是十分明显的。
当然,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品定位不清晰,创新能力不足,信息透明度缺乏等等,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逐渐成熟起来的各方参与者,让我们对其未来的表现充满期待。(记者 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