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股市的持续调整,许多投资者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如何生财,更是如何守财。对此,专业理财规划师表示,在新一轮行情来临之前的市场蛰伏时期,"无为而治"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理财思路。
全国十佳理财规划师、来自广东发展银行的张青认为,今年许多普通投资者把"跑赢CPI"作为口号,其实更应该树立一个"平均收益率超过平均通胀率"的观念。
"这个'平均'不是指月均,而是指年均。2005年、2006年,CPI并不高,因此这几年平均来看,如果能够让你的平均收益率超过平均通胀率,就是一种胜利。"他说,在这种思路下,就应该阶段性地调整理财的战略战术,让守财保本优先于生财增值。
"投资者在今年,特别是近期,应该适当调低对收益的预期。"张青介绍说,从年初到现在,"打新股"这一类波动型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不再像往年那样受到投资者的热捧,而一些固定收益率为5%及以下的产品却卖得比较好。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提倡的,降低风险资产的持有比例,甚至可以说,把钱捏在手里,无为就是有为,保住本金就意味着在下一轮行情启动时有进攻的子弹。"
因此他建议当前不妨选择期限短、收益率稍低的保本型产品,来度过这段市场调整期,例如一些投资于债券、贷款业务等收益率有保障的银行理财产品,包括万能险等也可以考虑。对于已经办理了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人们来说,也应该坚持下去,因为同样多的钱在市场低位时可以购买更多份额,长期来看可以摊薄成本、分散风险。
他特别提醒说,理财的周期不能过长,三个月到半年为宜,以便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做出调整。((记者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