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新型贷款,值得尝鲜吗?
查看完整版本:新型贷款,值得尝鲜吗?
2008/9/22 1:35:36
  金融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从银行中借贷,而贷款种类也不再仅限于传统的住房按揭。上周我们谈了两点,今天我们接着上周的话题再聊一下。
  更多选择,因人而异
  虽然知名度最高的"双周供"总体而言是个大忽悠,但并不等于近期各家银行推出的各类新型房贷产品就一无是处。相反,一些宣传较少的还款方式反而更具实战价值。
  比如建设银行推出的"定额供",借款人每月按约定的金额归还贷款,月供不随利率变化而变化,多还的本金直接冲减贷款本金,少还的金额和剩余本金到期一次偿还。虽然在宣传中,银行更多将是视作抵抗加息周期避免明年还贷随加息而上升的利器,但其实此款房贷产品真正的用武之地反而是在减息周期中。考虑到目前中国已经历了多次加息,除非进入恶性通胀,否则从十年二十年的大周期来看,其实中国的加息潜力有限,反而是减息的空间更大。减息,利息支出减少固然是好事,但是许多放贷者往往是按照实际现金流来决定每月还款额,一旦遇上减息,反而省下了一笔资金无所用处。如果使用"定期供",那么等于可以利用这笔富余资金偿还本金,相当于每月就自动进行一次提前还贷,而无需为此受到传统提前还贷的制约,或者支付相关的费用。
  又比如中信银行推出的"等额/等比递增还款法"。在制定还贷计划时,我们一般采取的是等额还贷法,在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其计算最为简单,而且每周期还贷金额一致;其次则是等本还贷法,不过此类还贷法每个周期还贷金额不同很是麻烦,而且还贷初期压力过大,此后还贷金额递减,选择者相对较少。其实,无论等额还是等本还贷法,都忽略了中国经济的一个特殊国情--居民收入在高速成长。10年或者15年前,每月支出两三千元偿还房贷是很多人难以想像的事情,毕竟那时很多人的月收入达不到这个数目,但伴随经济成长收入水平"水涨船高",如此还贷水平如今对很多白领而言就不是难事了。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递增,而非等额或者等本(实际是递减)还贷法更为适合中国的借贷者。虽然因为还贷初期偿还的本金较少,导致整体的利息支出会上升,但考虑到收入上升的因素,上升的利息支出未必等于还贷压力的上升--很简单的道理,想想你的现在和10年前的月收入,再想想是10年前每月偿还1000元压力大还是现在每月偿还2000元压力大,你就明白收入增长对于化解还贷压力的巨大作用了。是的,若你相信中国经济和你的收入水平在未来二三十年中仍会继续上升,同时你也不愿意在年轻时将太多的钱压在房贷压力成为房奴的话,"等额/等比递增还款法"就相当可取了。(记者 张佳)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