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理财守江山,还看投连险
查看完整版本:理财守江山,还看投连险
2008/9/22 0:38:02



  "A股全面开始反弹了!"对此结论相信上周信奉者甚多。但是经历了本周的大幅调整之后,A股走势再次扑朔迷离。看看点位,再看看与H股的比价,貌似是该有投资价值了;但看看这个下跌的势头,以及市场上"2000点"、"1500点"的所谓目标点位,实在也是够吓人。
  A股,碰还是不碰,这无疑是每一个股市"哈姆雷特"心中永恒的困惑。既然自己已经是雾里看花,那么不妨求助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是的,今年上半年很多基金公司让投资者很受伤,很心碎--但是,机构投资者并非仅有基金,保险、信托、券商同样也可选择。而保险中的投连险,过去数年的表现也证明了其中不乏高手,有着可供交付信任的对象。
  好投连,善守江山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句古话同样适合投资市场。在牛市中赚钱,有时无须投资技巧和经验,甚至需要的只是无知和大胆;而相反在熊市中能够尽可能保住此前的胜利果实,才是真正显示英雄本色的时候。正因此,投资大师巴菲特在早年担任基金经理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在牛市中力争平均,在熊市中力争优秀。"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A股的腰斩式行情,恰恰是检阅基金、投连险投资能力的最佳时机。从附表我们可以看出,新华人寿创世之约下跌13.08%、泰康人寿积极成长下跌20.03%、中国平安发展投资账户下跌13.56%,这些激进型投资账户都表现出了相当强的抗跌性。需知,同样是上半年,即使是表现最佳的股票型基金(2007年下半年及之后发行的不做统计)也要下跌22.90%。
  当然,好的投连险绝非仅仅是下跌市中跌得少,在牛市中同样表现也毫不逊色。附图中是泰康放心理财投连险进取账户与中证股票基金指数的回报对比。作为一个老牌的投连险,泰康此款产品虽然每月才公布一次净值,在透明度上不如基金,但是在赚钱方面可是绝不手软。从曲线走势我们可以看到,在2007年6月之前,泰康投连险与股票型基金表现相差不多,两者可谓是如影随形,大体是做到了巴菲特所言的前半句"在牛市中力争平均"。但是,此后两者的走势就出现了巨大分歧,虽然泰康投连险在2007年9月10月的那波权重股行情中表现不温不火不如基金大涨,但是却在年末中小盘股行情中净值再创新高,走势相当流畅。
  到了今年上半年,股票基金一路走低,而泰康投连险虽然同样出现下跌,但一方面跌幅很温和,另一方面通过"4·24"调仓也很好的规避了进一步的下跌,6月净值并未如股票基金这般创出新低。2003年至2008年6月,中证股票基金指数累计上涨263.48%,同期泰康放心理财投连险进取账户上涨415.14%,两者差距相当悬殊--而拉开差距的不过是最近一年的事情,再次体现了泰康投连险产品"在熊市中力争优秀"。
  同是投连,大不相同
  当然,并非买了投连,就是战胜基金的必胜绝招了。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的行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少投连险的业绩并不令人满意,所以买投连,必须精挑细选。
  保险公司,相比基金公司在投资运作上有其优势。不仅在于投连险投保者往往不如基民那么短视,更在于保险公司的资产运作规模使其对于大资金运作和大趋势的判断上具有更强的优势。目前,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元在基金界已经算得上巨无霸了,但是相比中国人寿这样2007年底股票投资1951.47亿元,债券投资4431.81亿元的巨无霸而言,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了。正是长期大资金运作,使保险公司在投资运作上不仅风险控制意识更强,而且操作手法也更显老道。新华人寿和泰康人寿两款投连险相比基金的辉煌业绩无疑也验证了这一点。
  但是,并非所有保险公司都经历了类似洗礼的。根据目前我国政策,除少数大型保险公司可以自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打理资产外,中小保险公司必须委托第三方进行理财,这意味着购买这些保险公司的投连险,其实不过是由它们做二传手再去购买基金或者其它第三方理财产品。虽然近期保监会正在制定《保险公司投资能力评价标准》,将允许符合标准的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市。但即使相关条文出台,众多中小保险公司也必须在投资市场摸爬滚打多年学习投资。
  正因此。若投资者相信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希望通过投连险借保险公司的投资智慧,那么那些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亲自操盘多日并在投连险业务上有辉煌往绩的产品是较好的选择对象。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