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节后,妈妈神秘地问我:"隔壁好婆说,她去年养了一只鸡。一下子就赚了一万元。什么鸡那么贵啊?"。我一听,就知道她搞错了。"此'基'非彼'鸡'。好婆养的是投资市场上的基金啊。"妈妈才恍然大悟。
过了几天,妈妈高兴地在宣布她要开始"养基"了。我一下子呆住了,担心地问。"你年纪大了,证券市场那么复杂,你行吗?""怎么不行?,不信我们比比?"面对妈妈的挑战,我这个学财务的儿子自然毫不犹豫地应战。
其实,我同妈妈比"养基"关键还是对妈妈的投资不放心,想通过我掌握的知识,不断引导妈妈的投资。
自从和妈妈比起"养基",妈妈好像整个人都变了,天天看电视、报纸,了解国家大事。CPI、存款准备金率、港股直通车这些新名词常常从她口中跳出,还有什么QFII、QDII等挂常在嘴边,让人刮目相看。更让人惊奇的是,妈妈不仅学会了上网,而且把网上交易玩得很转。"养基"不仅让妈妈丰富了生活内容,而且增添了活力。
到年底,我和妈妈"养基"战果是,妈妈赚了135%,我只赚了82%。我输了。为什么会输给了妈妈?我发现在"养基"过程中,她比我更认真。她养的"基"品种多,有比较激进的股票型基金,例如华夏大盘蓝筹基金,也有比较稳健专注于行业投资的混合型基金,例如华商领先基金。而我全部是单一的股票型的。在方法上,妈妈既有一次性投入的,也有分期投入的。而我是全进全出。另外,妈妈对基金品牌和基金经理人的研究,也是十分到位的。而我是只看基金排名。
我最大的失败是在心态上。妈妈的"养基"心态非常好,无论是大涨大跌,都不盲目冲动。而我看见大跌,就赶快赎回,大涨就赶紧申购。这样的投资,就像做股票一样,是投资思路不清,投资目标不明确。其实,我是在投资理念、投资方法和投资心态上全面地输给了妈妈。看来,投资基金,真的还要向老妈学两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