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一涨,很多开车的朋友又开始了抱怨:"这年头,什么都跌,就是物价不跌,油价不跌!"然而一些聪明的投资者却已经开始关注与油价相关的投资机会,希望能够从上涨的油价中投资获利。那么,现今的市场上有哪些产品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进行能源理财呢?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我们怎能分享到油价高企带来的收益呢?
2008年,赚钱有点难。亏损、缩水成为财富的代言词。连续数月的通胀所带来的负利率,让我们的钱在银行里不断缩水,更不用说广大被套牢的股民基民……屋漏偏逢连夜雨,高企的油价又在一次次地吞噬着我们的财富。
高油价下的无奈车生活
在国企上班的晓楠开车已经3年了,对于油价的不断上涨,她的感受最为强烈。记得刚买车时,她的捷达加一次油也就100元多一点,但现在加一次油要200多元。"我已经开始考虑要和同事合开一辆车了,以前开车还经常出去兜风,现在都不敢开了。"她还给记者算了一下,排量1.6升的捷达,即便只是上下班使用,每个月的油钱也得600多元,再加上汽车的保养、维修,各种费用加在一起,每个月就得1500多元。面对油价的几月一涨,晓楠只能苦笑着说:"幸亏当时买了最省油的捷达,要是买个SUV,现在不定怎么后悔呢!"
观点:油价长期上涨趋势不会改变
很多车主都有着类似晓楠的经历。油价的上涨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开车生活。然而,"油老虎"的未来上涨趋势却似乎没有因此而改变。著名投资家罗杰斯近日分析说,除非有人发现大量石油,否则油价将上涨到150美元甚至200美元。而高盛分析师阿尔琼·穆尔蒂也预测,未来两年中,原油价格可能飙升至每桶200美元。而此前,穆尔蒂曾在2005年准确预测到油价将出现"超级涨升",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依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5年来,国际油价上涨接近300%。虽然国内油价一直与国际油价有很大差距,但是上涨的势头和接轨的呼声却不断增强。自1998年至今,油价从2.32元/升到如今的6.20元/升,10年的时间、40次调整,价格翻了不到3倍,虽然看似还可以接受,但是要知道,从2005年开始,涨价幅度逐步加大,从3.66/升到如今的6.20元/升,近4年的时间,油价翻了近一倍。
应对策略一银行理财产品:挂钩石油可适当持有
今年以来,秦先生发现,虽然自己的股票、基金败得一塌糊涂,但是在去年年底偶然间购买的一款挂钩能源的银行理财产品却获得了令人欣喜的收益。随着能源、有色金属和农产品期价屡创新高,很多投资者的目光由股市转向了这类银行理财产品。于是,很多银行也借"油老虎"之势,推出了挂钩石油、能源类的产品,在"乱世"中获得了不错的正收益。
比如东亚银行(中国)在去年底推出的一款人民币投资产品,以抵御通胀为主题,与原油、铜、黄金等6种商品价格走势挂钩,由于上半年原油、黄金及农产品均有不同程度涨幅,客户获得了15%以上的实际收益。而汇丰银行(中国)于2月底推出"施罗德另类投资策略-施罗德商品基金",资金主要投资于原油、天然气、铜等商品,截至目前,收益率已达9%以上。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花旗银行、荷兰银行、民生银行等,都推出过挂钩原油的理财产品。据了解,这些产品目前都保持着理想的收益率。
专家建议:随着国际油价的攀升,的确有一些挂钩原油等商品的理财产品收益颇丰。但是,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盲目追涨并不可取。业内专家表示,尽管包括高盛在内的多家投行都认为今年的原油价格还会走高,但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影响能源价格的因素有很多,这类产品在日后也会面临一些风险,比如某一石油出口大国若宣布增产,则油价就会明显下跌。而近期全球通胀引发各政府加强调控的力度,使得商品类投资的风险较前期加大,投资者也应谨慎。
友情提醒:挂钩原油的理财产品,在设计上一般都设定了一定的区间和时间段,即便未来油价上涨,也可能因为其涨幅超过了产品设计的区间、或者不在相关时间段而无法获得收益。所以投资者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了解清楚产品的设计结构、触发预期收益率的条件和投资时间,才能结合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是否购买。由于银行类理财产品发售时间较短,有购买意向的投资者应随时关注银行网站或者营业厅。
收益水平:虽然挂钩油价的理财产品,有望分享高油价带来的收益,但不意味着油价上涨一定会带来同等的高额回报。原因在于挂钩商品指数的产品,是将本金先做定期存款,产生的利息再买期权,一旦遇油价涨跌超过了期权设定的区间,就没有收益了;挂钩石油股票的QDII理财产品,净值与石油股票涨跌有关,虽然石油股票与油价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但股市具有不确定性,存在油价上涨而股票却不涨的情况。因此,期望这些银行理财产品与油价一样大涨是不太现实的。目前,一般挂钩石油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10%~20%之间。

应对策略二能源类股票:中长期投资可适当介入
相对于石油、能源类的银行理财产品而言,直接购买相关行业的股票或许是很多人眼中更为直接、快捷的投资方式。随着日前国家发改委宣布上调国内电价、油价,也让部分投资者动起了投资相关能源股的念头。
中信建投的分析师汪健认为,虽然我国宏观经济上半年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并不能掩盖其中的问题所在,一个是高通胀,另一个是能源价格扭曲。这也是伴随我国下半年经济运行的重要枷锁。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价格管制,导致"能源瓶颈"现象凸现,价格的扭曲,传导机制失灵,形成中国补贴世界的局面,同时,能源使用效率不能有效提高,增大财政补贴的压力,也不利于长期通胀预期的下降。因此下半年能源政策及能源价格改革,将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心,能源价格改革势在必行。他表示看好处于行业景气的煤炭行业,而鉴于下半年油电价格调整的可能性增大,石油和电力行业也值得关注;同时在能源价格高启的背景下,新能源领域值得长期看好,其中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相关个股具有较大投资机会。相反,对于交通运输、化肥、汽车、航空炼油等板块受油价高企的影响非常大,汪健建议及时规避风险。
专家建议:中国的油价尚未同世界接轨,目前石油行业仍依靠政府补贴。只有中国的油价和世界接轨,中国石油等公司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很明显,目前石油行业距离盈利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对于产生利好的相关石油股,如果今后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继续上涨,国内油价与其倒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其未来的走势也很难给出乐观判断。不过,如果作为个人资产配置里的中长期品种,目前可以适当介入中石化、中石油等类型的个股。